-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感觉统合
sensory integration(SI) ;本章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二)感觉统合失调
大脑不能有效组织处理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
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
适应性反应发生偏差
产生行为问题、功能障碍
所有感觉系统都可以发生SID;二、感觉统合层次;感觉统合分级;感觉统合分级;三、感觉统合失调;三、感觉统合失调;感觉调节障碍类型;觉醒状态与行为表现间关系;;部分儿童感觉调节过高和过低要同时存在;感觉防御Sensory Defensiveness;感觉迟钝;感觉寻求;感觉统合失调分型;前庭+本体反应低下伴辨别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类型;双下肢会走路,但不能组织侧跳等更高级的运动;
感觉统合失调分型
;四、治疗理论;(一)理论假设;;(二)理论依据;适应性反应(Adaptive Response) ;适应性反应形式;适应性反应的特点;适应性反应的层次;(三)感觉系统;触觉系统;触觉系统;触觉功能失调类型;面部、口腔触觉防御;触觉分辨障碍(deficits in tactile discrimination);触觉刺激活动效果;本体觉系统;本体觉基本功能;本体觉失调;本体觉寻求;本体觉活动效果;前庭觉系统;前庭系统基本功能;前庭觉系统失调;重力不安全感;重力不安全感,害怕举高高;对运动的厌恶反应;对运动的厌恶反应;微微摇晃刺激,即痛哭、恐惧;前庭活动效果;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基本功能;视觉障碍;视觉刺激效果;听觉系统;听觉基本功能;听觉障碍;听觉障碍;听觉防御;嗅知觉、味知觉;(四)感觉统合与儿童发育;大脑学习发展历程 ;大脑学习发展历程;;感觉统合螺旋式上升模型;五、治疗设施;训练场所;各种悬挂器材;各种悬挂器材;滑行类器材 ;滚动类器材;球类 ;球类;弹跳类器具;攀爬类 ;重力被、弹力背心、弹力重力背心 ;擦刷类 ;视觉类;听觉类;唾手可得的触觉工具;六、注意事项;第二节 感觉统合评估;异常行为表现
器具评定
标准化量表评定;一、异常行为表现;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表现;2.用餐时的问题
喂养困难,添加辅食困难,拒绝含橡胶乳头甚至母亲乳头,易诱发恶心、呕吐;
掉饭粒、筷子用的不好、将水倒入杯中困难、整理餐盒或餐具困难等;
严重偏食、挑食,不愿吃某些质地的食物等等;
经常口含食物不吞,喜欢刺激性强的食物。 ;3.不喜欢洗头、洗脸,拒绝触摸脸、口周,特别是口腔内,不愿亲吻。洗手、上厕所等动作过慢。;4.抗拒交通工具
抗拒乘电梯,上下车、移动坐位、上下斜坡及楼梯等动作非常缓慢;
上下楼梯困难,或用足击打台阶;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过分怕黑。 ;5.过度依赖家长,常惹事,打翻杯、碗等,从凳上跌落等。;游戏时的表现;学习困难 ;二、器具评定;2.大笼球
俯卧大笼球,如果儿童的头不能抬起,双手紧紧扶住大笼球或不知所措,全身紧张僵硬,则表示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不良。
俯卧大笼球,如果儿童的头部不能稳定在正中位置,容易左倾或右倾,便会使身体向同一方向滑落,提示儿童的前庭平衡能力发展不足。 ;3.袋鼠跳
身体平衡能力差、手脚协调不良的儿童,往往出现身体向前倾、双脚跟不上的情况,因此容易摔倒。 ;三、标准化量表评定;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婴幼儿感觉功能测试量表;感觉问卷;第三节 感觉统合治疗技术;本 节 内 容;一、治疗原则;二、治疗流程;分析感觉统合问题;制定治疗计划;2.确定治疗策略
解决哪个感觉统合层面的问题(包括感觉调节层面,感觉分辨层面和动作运用层面)
运用哪些感觉刺激
设计哪些治疗性活动
必须在实施治疗前做出决策;3.治疗计划内容
确定治疗目标:如减轻感觉防御,减少自我刺激,改善姿势控制和身体认知等,最终改善自理、学习、社交、游戏等功能。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治疗目标确定具体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的、活动内容、治疗时间、治疗频度、注意事项等内容。;感觉统合治疗实施;治疗效果评定;三、感觉统合治疗器具的作用与使用方法;四、治疗性活动应用;触觉与身体协调活动;适应证:触觉防御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
器具:大笼球
指导重点:
对于触觉敏感较强儿童,可从压背部开始。
也可在儿童身上加毛巾,大笼球只装一半气体,使其体会重力感的变化。
花生球、触觉球可代替大笼球
时间:约20~30分/次,2~4次/周 ;适应证: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器具:大笼球
指导重点:
不要过快,让儿童自己努力保持平衡;
提醒儿童留意全身关节和肌肉的感觉,协助其控制平衡
先做俯卧活动使其熟悉大笼球的重力感,再做仰卧活动 ;
时间:
俯卧、仰卧大笼球活动约20分/次,3~4次/周。
坐上大笼球从摇晃20次开始,慢慢加至50次,约进行2~3次/周;适应证:身体协调不良、孤独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