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原核细胞微生物;第一节 细菌(bacteria);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绿脓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病的病原菌
-------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弧菌:;螺旋菌:;螺旋体菌:;4、大小与重量;5、染色;(二)细胞的结构;1、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1)革兰氏阳性的细胞壁成分; G+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以肽聚糖(peptidoglycan)为主。这是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成份,占细胞壁物质总量的40-90%。;磷壁酸又名垣酸,是大多数G+菌所特有的成分,
约占细胞壁成分的10%。 ;(2)革兰氏阴性的细胞壁成分;G-有肽聚糖,仅占细胞壁干重的5-10%。肽聚糖结构与G+相同,但短肽尾中的3号位上L-Lys往往被其他二氨酸取代 ;外壁层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蛋白。;(3)G+ 细菌与G -细菌细胞壁的比较;(4)革兰氏染色;◆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2)、细胞膜与间体;(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模型:;b.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3)细胞膜的生理功能:;(4)间体(mesosome,或中体):;细胞质的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藏物、多种酶类和中间代
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和大分子的单体等,少数细菌还
有类囊体、羧酶体、气泡或伴孢晶体等。;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物质,
由核糖核酸(60%)和蛋白质(40%)组成,常以游离状
态或多聚核糖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沉降系数均
为70s。它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②多糖类贮藏物;③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④藻青素(cyanophycin);⑤硫粒(sulfur globules);(4)气泡(gas vocuoles)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细菌的特殊结构;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荚膜;(2)特点;(3)功能;2)、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3)、菌毛(fimbria,复数fimbriae);每个细菌约有250~300条菌毛。
有菌毛的细菌一般以革兰氏阴
性致病菌居多,借助菌毛可把
它们牢固地粘附于宿主的呼吸
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的
粘膜上,进一步定植和致病。;4)、性毛(pili,单数pilus);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2)细菌芽孢的特点;(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4)芽孢的耐热机制;(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 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其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简称裂殖。
细菌的繁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步骤:
① 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
② 横隔壁形成;
③ 子细胞分裂。
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 ;(三)细菌的繁殖;不同显微镜的应用(放大法)——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
细菌的生长及培养性状观察——细菌培养形成在液体上的混浊与固体上的菌落特性;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5um。一般细菌都大于0.25um,故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1nm。不仅能看清细菌的外形,内部超微结构可一览无余。;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在液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四、细菌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异养菌(heterotroph):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属寄生菌。;5、细菌的营养物质的摄取;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VP试
验;甲基红试验;;阳性;H2S试验;尿素酶试验; 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其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简称裂殖。
细菌的繁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步骤:
① 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
② 横隔壁形成;
③ 子细胞分裂。
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 ;五、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分类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细菌的命名:采用拉丁双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中文的命名次序与拉丁相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Staphylococcus a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9知识产权维护运用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煤矿合法股权转让协议9篇.docx VIP
- GB_T 9711-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doc VIP
- 导体结构设计.xls VIP
- 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 VIP
- 生殖医学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共6篇).pdf VIP
- 球墨铸铁管与其它管材的连接件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73-2023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