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47
医学蠕虫
防治原则:
土源性蠕虫:加强卫生宣传、粪便无害化处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生物源性蠕虫:加强卫生宣传、消灭中间宿主、消灭节肢动物、改变饮食习俗,不食生的或未熟的的肉类
线虫
土源性线虫:蛔虫(我国感染率较高)、钩虫、鞭虫、蛲虫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虫
形态:有口有肛门。雌雄异体。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幼虫需经肺移行的寄生虫为钩虫和蛔虫。
生理:成虫获取能量--糖代谢。钩虫丝状蚴时期以脂类代谢为主。
致病:成虫>线虫
甲硝咪唑不能用于治疗线虫病。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1.形态:
是人体肠道寄生线虫中最大的虫种。口孔周围有3个呈“品”字排列的唇瓣。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则直而顿。
生殖系统:雌虫双管,雄虫单管。
受精蛔虫卵类圆形或宽椭圆形。
卵壳厚而透??,由外向内分为受精膜、几丁质层和蛔苷层。为所有蠕虫卵中最厚者。
壳外有一层胆汁染成棕黄色的蛋白质膜。蛋白质膜常有脱落,虫卵的颜色常可深浅不一。
卵内为一个未分裂的大而圆的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形成新月形的间隙。
未受精蛔虫卵蛋白质膜薄,呈锯齿状。
2.生活史:
人误食感染期卵,小肠(幼虫孵出)→肺泡(第2,3次蜕皮)→咽→胃→小肠(第4次蜕皮→童虫,发育为成虫)。
成虫寄生小肠,以半消化食物为营养,卵随粪排出。
受精卵在22-30℃,有氧,荫蔽,潮湿土壤中,经2-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因此食入新鲜受精蛔虫卵不会感染蛔虫病)。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经第1次蜕皮,第二期幼虫)
感染途径:口
吞入虫卵→成虫产卵(24万个/天)需要2-2.5个月,成虫寿命约1年。
2.致病:
幼虫:蛔幼性肺炎——幼虫在肺泡中,代谢产物、蜕皮物等,可引起肺炎,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哮喘等症状。还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成虫:(1)损伤肠黏膜:间歇性脐周腹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
(2)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见于感染钟营养差儿童。
(3)合并症: 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肠穿孔、阑尾炎等。(小肠内移行的诱因:体温上升、食用辛辣食物、麻醉、不适当的驱虫治疗和胃肠病变)
(4)异位寄生:腹膜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不包括胆囊炎-寄生部位正常)。
3.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首选:产卵量大)、沉淀法或漂浮浓聚法。
4.防治药物:肠虫清(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噻嘧啶。
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形态:
鞭虫前端纤细,长度约占虫体的3/5.
虫卵呈纺锤形或腰鼓形,棕黄色。卵壳较厚,包括脂层、几丁质层、蛋白膜层。
卵盖两端各有一个透明塞。
2.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盲肠,虫多时也可寄生在阑尾、结肠、直肠、回肠下段。
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约3-5周,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卵。
卵被误食,小肠内孵出幼虫,侵入肠黏膜,10天后返回肠腔移行到盲肠,发育为成虫。
自感染至成虫产卵,60天。成虫寿命1-2年或3年。
3.致病:
掠夺营养+损伤肠壁+虫体分泌物
轻者:无症状
重者:头晕、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重度感染的儿童可直肠脱垂,30%。
4.实验室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离心沉淀法等。感染程度的确定用改良加藤涂片法。
5.流行:常合并蛔虫感染。
5.防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单一鞭虫感染首选奥克太尔(酚嘧啶)。
三、蠕形住肠线虫
1.形态:
虫卵无色透明,卵壳厚。略呈椭圆形,光镜下一面较平一面较凸。外有蛋白质膜。
2.生活史:
寄生于回盲部、盲肠、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和回肠下段。
以肠内容物,血液和组织为食。
肛周产卵,6h发育为感染期卵,再经口自身感染。(致病主要在于成虫特殊的产卵习性和产卵部位)
误食感染期卵→小肠内孵出幼虫→下行并蜕皮2次→回盲部发育(蜕皮1次)为成虫。
食入虫卵→成虫产卵,约2-6周。成虫寿命2~4周,最长101天。
3.致病:
刺激作用:肛门、会阴部奇痒,搔破感染。烦躁不安,易怒,夜惊,失眠,夜间磨牙。
异位侵袭(后果严重):阴道(阳性57.1%),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引起肉芽肿,误诊为肿瘤、结核。也可侵入腹腔、肝、脾、肺、前列腺等。
实验诊断:透明胶纸条法和棉签拭子法。
流行:发达>不发达,城市>农村,儿童>成人。人是唯一的传染源。①肛门-口-手直接感染②间接接触感染和吸入感染③逆行感染。
6.防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四、钩虫
1.形态
成虫鉴别
虫卵两端较圆,壳薄,无色透明。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距离。
2.生活史:
感染阶段:丝状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