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原理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栽培技术原理简析;讨论;激励农民购买优质农资的关键;从了解作物开始;分蘖期 ;种子重量;小麦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产量结构之间的关系;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 ??? ?一个小麦单株称为个体,若干个体的集合即为群体。 一、个体的数量、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和动态变化决定了群体的结构和特点,决定了群体内部的环境条件; 二、群体内部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空气成分、风速、土壤条件等,除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外,随着群体结构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 三、群体内环境条件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因此群体与个体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个体;几个常识性问题;合理的群体结构的机理 群体发展是否合理常用源、库、流是是否协调来表示, 源(Source)是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库(sink)是接受和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流(Translocation)是指光合产物由源向库的运输和分配。 叶片展开三分之一就开始提供营养物质。 高产群体要求源强、库足、流畅。 ;群体的自动调节: 1、为适应新的环境,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生育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3、不同的产量结构和主攻方向 (1)中低产麦田 主要矛盾—— 因肥水条件限制,光合面积较小和穗数不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矛盾。 措施——增施肥料,培肥地力,扩大光合面积,提高生物产量,主攻足穗是主要增产途径。 (2)高产麦田 目标——保持适宜的光合面积,合理控制最高茎蘖数,建立高光合群体,提高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 措施——由增穗,转为适当降低基本苗,在保证足穗基础上,主攻粒数和粒重。;产量水平(斤/亩);小麦的穗数;获得合理有效穗数的关键 (打造一个适度的源);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般在出苗后10-20天开始分蘖,随着叶龄进展,分蘖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的高峰。越冬期间北方冬麦区有稳定的封冻时期,分蘖生长停止,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继续发生,分蘖动态呈双峰曲线。南方冬麦区冬季较温暖,没有显著的分蘖停止期,拔节期分蘖达到最高峰,分蘖动态为单峰曲线。 ;小麦分蘖消长特点“两个盛期,一个高峰,越冬停止,集中死亡”。 “两个盛期”:一个在冬前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中旬,分蘖数占总分蘖数的80%左右。另一个在翌年的三月中下旬,占总分蘖数的20%左右; “一个高峰”:出现在起身期(三月中旬—三月底),起身后5~10天分蘖处于不增不减状,又称平顶高峰; “越冬停止”:一般年份越冬期间幼苗上下均停止生长; “集中死亡”:即无效分蘖消亡时间比较集中,多在拔节后的15~20天(四月上旬—四月下旬),在其中五、六天时间内,无效分蘖会集中死亡70~80%,一般在抽穗前(四月下旬)结束。; 分蘖成穗规律 (1)冬前叶片数多的分蘖成穗率高,叶片数少的分蘖成穗率低 在一般情况下,冬前具有三片叶的分蘖成穗率在70%以上,两片叶的分蘖成穗率在40%左右,但是在群体较小的情况下,叶片数少的分蘖,成穗率会稍有提高。 (2)主茎和大蘖在冬季若遭受冻害而死亡,小蘖的成穗率会有所提高 (3)缩心蘖、空心蘖多不能成穗; 1、影响分蘖的因素 (1)品种特性:冬性品种分蘖力强,春性品种分蘖力弱;同一品种大粒种子分蘖力强,小粒种子分蘖力弱。 (2)温度:分蘖的适宜温度为13-18℃,最低温度为2-4℃,低于13℃或高于18℃会受到抑制。在日平均温度14℃ 以上时,从出苗到分蘖只需15天左右,10℃以下需20-25天。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 2、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和改变种植方式 基本苗减少,由于改善了中小分蘖所处的条件,所以成穗率相应的提高。 在基本苗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种植方式,也会影响单株分蘖数和成穗率。 中、低产水平:等行距种植(15cm或21cm); 高产栽培条件下:宽窄行种植(窄行15cm,宽行30cm)。 (2)培肥地力 土地肥沃,不仅促进分蘖数,而且提高分蘖成穗率。; 2、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3)培育冬前壮苗是提高分蘖成穗的基础 第一,抓好种好这一关:施足底肥,精细整地,足墒下种,适当降低播种量,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第二,抓住冬前的看苗管理:对弱苗应在分蘖初期及时采取肥水促进措施,促弱转壮;对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