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多动症;一、什么是小儿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二、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1. 活动过度;2. 注意障碍;感知觉障碍;4. 情绪和行为障碍;5. 社会适应不良;6. 学习困难;三、多动与多动症快速鉴别法;1. 注意力是否集中;2. 活动是否有目的性;3. 学习是否困难;四、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1. 先天禀赋不足;2. 后天失护;3. 家庭环境因素;4、外伤;4. 其他因素;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五、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注 意 涣 散; 冲 动 任 性; 活 动 过 多;六、儿童多动症的危害;(1) 对个人的危害;(2) 对学校的危害;(3) 对家庭的危害;(4) 对社会的危害; 八、儿童多动症分型 研究者调查显示,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10%,我国约有多动症患儿两千万人左右。其中,单纯的多动症患者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余的都伴有多动症的共患病。但是在这些患儿中,就医率还不到一半。;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共分为4型。 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单纯型) 2型:伴有发育迟延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育迟延,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育迟延。(认知障碍型) 3型:伴有行为障碍的多动症,伴有明显的行为障碍,但无发育迟延。(行为障碍型??? 4型:其他。 ;十、多动症的实验室检查;(1)尿3-甲氧基4-羟基苯己二醇(MHPGSO4)测定; (2)尿香草基孟德立酸(VMA)测定; (3)血或头发中铁含量测定; (4)血或头发中铅含量测定; (5)染色体检查; (6)尿儿茶酚胺测定。 ;多动症患儿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治疗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而神经递质则是传递神经信号的载体。 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则是一类抑制信号的载体。 而内源性阿片肽,则是一类兴奋信号的载体;。; 心理治疗;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药物治疗;地牡宁神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择思达);药理作用;盐酸哌甲酯片;Thanks!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