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其他水产
第八章 其他水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虾蟹类、贝类、海参类、海胆类、两栖爬行类原料的品种、形态、营养成分
掌握虾蟹类、贝类、海参类、海胆类、两栖爬行类典型品种的烹饪运用
掌握本章所述原料的品质检验和贮存保鲜
能力目标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能够识别各种虾蟹类、贝类等动物原料
能对本章所述原料选择适合的烹饪加工方法
能够鉴别常见虾蟹类、贝类等动物原料的新鲜度
第一节 虾蟹类原料
虾蟹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是甲壳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类群。虾蟹类的身体上都包裹着一层甲壳,称为外骨骼,虾的甲壳软而韧,蟹的甲壳坚而脆。它们一生中要脱壳多次,否则会限制身体的生长。虾的内脏少,肌肉多;蟹则相反,腹腔内容多,肌肉少。虾蟹类由于肉味鲜美,又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高档水产品,
一、虾 类
虾类肉色透明、肥嫩鲜美、营养丰富,是菜肴中的佳品,中小型对虾类和长臂虾类可煮熟后晒干去壳制成虾米,鲜虾经发酵能制成特殊风味的虾
(一)对虾
1、品种特征
对虾一般所指为中国对虾,见图8-1.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是我国北部沿海特产之一。中国对虾个体较大、体形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产量较高,成熟雌虾平均体长18~19cm,体重75~85g,体色青蓝色,俗称“青虾”;雄虾平均体长14~15cm,体重30~40g,因为在北方市场上,人们常以“一对”作为出售单位而流传下来。对虾与墨西哥棕虾、圭亚那白虾并称为“世界三大名虾”。
图8-1 对虾
2、烹饪应用
对虾皮薄肉多,色白肉嫩,滋味鲜美,还可加工成泥、茸制作虾铰或虾丸等。龙虾是虾类中最大的一族,体长20~40cm,一般重约500g,大可达3~5kg。龙虾体粗壮,色鲜艳,常有美丽斑纹。头胸甲壳近圆筒形,腹部较短,背腹稍扁,腹部附肢退化。尾节方形,尾扇较大。栖息海底,行动缓慢,不善游泳。
图8-2 龙虾
2、烹饪应用
龙虾体大肉厚,味鲜美,是名贵的海产品。可活虾煮、蒸后剥肉蘸姜醋汁食用最能体现龙虾本味;也可拆肉从蛋白质成分来看,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但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 且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另外,龙虾还含有对幼儿而言也是必需的组氨酸。 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比青虾、对虾还低许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的作用。 龙虾和其他水产品一样,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钠、钾、镁、磷,含量比较重要的有铁、硫、铜等。龙虾中矿物质总量约为1.6%,其中钙、磷、钠及铁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也比对虾高。因此,经常食用龙虾肉可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从维生素成分来看,龙虾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龙虾富含维生素A、C、D,大大超过陆生动物的含量。 龙虾肉的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因此,食用龙虾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也很有价值。 龙虾甲壳比其他虾壳更红。这是由于龙虾比其他虾类含有更多的铁、钙和胡萝卜素。龙虾壳和肉一样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它对多种疾病有疗效。将蟹、虾壳和栀子醅成粉末,可治疗神经痛、风湿、小儿麻痹、癫痫、胃病及妇科病等,美国还利用龙虾壳制造止血药因甲壳薄而透明,微带蓝褐或红色点,死后体呈白色而得名。体长最大不超过50~60毫米。头胸甲有鳃甲刺、触角刺而无肝刺。额角发达,上下缘皆有锯齿,上缘基部形成鸡冠状隆起,末部尖细部分上缘无齿,但近末端处常有 1或2附加小齿,下缘末半有小齿数个。腹部第2节侧甲复于第1、3节侧甲外面,第4~6节向后趋细而短小,尾节窄长,末端尖。第1触角3鞭(外鞭附有短小的副鞭)。大颚有由2节构成的触须。第1、2步足有螯,第2对较粗大。第3~5对步足爪状或细长柱状。虾体长1~4厘米,雌虾略大于雄虾。中国毛虾体极侧扁,甲壳极薄,无色透明,仅口器部分和第2触鞭呈红色。触鞭甚长,为体长的3倍有余。步足3对,皆呈微小的钳状,第4及第5对步足完全退化。雌虾第3步足基部间的腹甲向后突出,称为生殖板。其后缘中部向前方凹陷,两侧形成两个乳头状突起。突起的形状变化甚大,呈圆形或三角形。雄虾胸部末节的腹甲向前方腹面突出,形如1对乳头,雄性生殖孔开口于其腹面。雌雄虾尾肢的基肢腹面均有一红色圆点。外肢甚长;内肢稍短于外肢,基部外侧有一列红色小点,数目自2、3个至7、8个不等。日本毛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