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池片生产各工序质量控制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一次清洗 1.自检要求 1.1外观检验 要求甩干后的硅片颜色均匀,和样品色差不大。表面没有水痕,没有明显的斑点。 1.2硅片重量检查 一次清洗后硅片重量减轻≤25g 2.不合格片处理 不符合1.标准的硅片视为不合格片。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2.1硅片颜色不均匀,或者均匀但与样品差据较大,或者有较多斑点的,需要整批返工制绒。 2.2硅片表面仅是有水痕的,整批重新清洗。(不需要制绒) 3.异常处理 3.1设备异常 凡出现不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的情况,立刻停止生产,报告设备工程师。 3.2工艺异常 连续两批出现颜色不均匀,或者均匀但与样品差据较大,或者有较多斑点的情况,停止生产,报告工艺工程师。 1.一次清洗 4.外观缺陷 1.一次清洗 4.外观缺陷 1.一次清洗 4.外观缺陷 2.扩散 2.扩散 3.刻蚀 3.刻蚀 4.二次清洗 4.二次清洗 5. PECVD 5. PECVD 1.4镀膜厚度控制办法 若厚度小于75nm,降低带速(1-3cm/min);若厚度大于78nm,则提高带速(1-3cm/min),使镀膜厚度控制在(75-78)±3nm。每次修改带速后,必须抽测膜厚。 2返工标准: 规定以下的情况必须返工: 2.1厚度大于85nm或者小于65nm; 2.2折射率大于2.25或者小于1.95; 2.3过程出现故障,导致硅片上吸附很多碎屑; 2.4过程出现故障,导致硅片镀膜严重不均匀。 5. PECVD 6. 印刷烧结 6. 印刷烧结 6. 印刷烧结 6. 印刷烧结 7.分选 8.入库 1.包装 外观分类完毕的电池片,相同档次,相同外观等级的电池片每50片为一包,按照包装要求用热收缩包装机包装。 2. 标贴打印和张贴 对每一包电池片做标签打印;注明分类档次,外观等级,操作班次,操作人员。将打印出的标签贴在电池片的包装上 ,标贴上的产品信息和吸塑之前的标贴一致。 3.外箱封装和标贴 同种功率的电池片每满1000片/20包即可封装入库,外箱标贴上的电池片效率信息和内标贴一致。 4.入库 156多晶电池片 产品优点 能100%有效控制电池组件热斑效应,提供长期高效稳定的电性能输出 在低照度情况下电性能表现良好,使组件输出功率最大化 通过精确的电性能效率分选(± 0.2 % 绝对值),使组件封装功率损失最小 使用最好的原材料,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电池组件具有长期优秀的电性能表现 使用3根正面主电极设计,降低了组件碎片并提高了组件性能 电池片正面为酸腐蚀表面,蓝色的减反射膜确保了对太阳光更好的吸收,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3根主栅电极的设计降低了串联电阻,提高电池片在组件端的表现。 技术参数 电池类型 多晶硅电池片 尺寸 156mm × 156 mm (± 0.5 mm) 每片电池片输出功率 最大可达到4.34Wp 转换效率 最大可达到17.8% 电池平均厚度(Si) 180μm (± 20 μm),200μm(± 20 μm) 正面 (-) 3根1.5 mm宽的主电极 (银),酸腐蚀表面,蓝色的减反射膜(氮化硅) 背面 (+) 3根 2.5 mm 宽的背电极(银/铝),平坦的铝背场接触 156单晶电池片 产品优点 能100%有效控制电池组件热斑效应,提供长期高效稳定的电性能输出 在低照度情况下电性能表现良好,使组件输出功率最大化 通过精确的电性能效率分选(± 0.2 % 绝对值),使组件封装功率损失最小 使用最好的原材料,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电池组件具有长期优秀的电性能表现 使用3根正面主电极设计,降低了组件碎片并提高了组件性能 电池片正面为碱腐蚀金字塔表面,蓝色的减反射膜确保了对太阳光更好的吸收,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 技术参数 电池类型 单晶硅电池片 尺寸 156mm × 156 mm (± 0.5 mm) 每片电池片输出功率 最大可达到4.54 Wp 转换效率 最大可达到19.0 % 电池平均厚度(Si) 180μm (± 20 μm),200μm(± 20 μm) 正面 (-) 3根1.5 mm宽的主电极 (银),碱腐蚀表面,蓝色的减反射膜(氮化硅) 背面 (+) 3根 2.5 mm 宽的背电极(银/铝),平坦的铝背场接触 125单晶电池片 产品优点 能100%有效控制电池组件热斑效应,提供长期高效稳定的电性能输出 在低照度情况下电性能表现良好,使组件输出功率最大化 通过精确的电性能效率分选(± 0.2 % 绝对值),使组件封装功率损失最小 使用最好的原材料,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电池组件具有长期优秀的电性能表现 使用2根正面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