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形势严峻,就业难 □形势正常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不了解 2、你会以如下何种因素为主导进行择业?(最多选2项) □个人的兴趣、专业、条件 □社会的需求 □父母的意见 □工资福利 □其他 3、你会选择以下哪种类型的工作? □普遍稳定的工作 □有挑战性的工作 □舒服安逸的工作 4、就工作性质和内容而言,你会做何选择? □管理型工作 □教育培训工作 □技术性工作 □营销性工作 □服务性工作 5、如果你对自己目前工作不满意,你会怎么做? □继续做下去 □寻找新的工作 □辞职不做 □自主创业 1、什么是劳动?其作用是什么? 2、就业有什么意义? 3、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3、就业的意义 首先,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和国家来说) 其次,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对劳动者个人来说)。 据统计,2004年中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有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今后几年新成长劳动力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而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所能增加的岗位每年只有800万个左右。 1、党和政府是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 2、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3、劳动者应该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党和政府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权益。 第一: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第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本课小结: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今年夏天,广州市某公司的员工,由于高温作业,长时间加班超过200小时,而不堪承受,与公司交涉等原因拒绝上班,导致公司停工停产。这事实说明( ) A、公司应尊重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 B、员工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 C、该公司是为员工福利获得更多的加班工资而着想 D、员工是无理取闹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青岛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寥寥无几。在浙江这个制造大省,机械设备装配工供需缺口1:7,焊工供需缺口为1:8,数控铁工供需缺口为1:21。 材料二 根据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时招聘不到所需要的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材料二的现象有哪些原因? (2)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技术工人、蓝领阶层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工紧缺。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如年龄偏大、技能较低等) (2)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要平等就业,多渠道就业。 * 第二框题 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必修一 经济生活 制作:恩平市华侨中学 邵志国 课堂小调查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的源泉。 2、劳动光荣 B A C K B A C K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反映了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4、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B A C K 思考:你赞成哪一个观点? 或者是有其他的观点 ?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1 2 3 4 5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国家 劳 动 者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根本途径) (2)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再就业工程,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2、我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云雀的心愿(改)技术总结.ppt
- 5.2《化学反应的表示》解决方案.ppt
-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解决方案.ppt
- 19章农村扶贫技术总结.ppt
- 5.2《平抛运动》解决方案.ppt
- 19赵州桥技术总结.ppt
- 5.2《熔化和凝固》_教科版解决方案.ppt
-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技术总结.ppt
- 20、俄国农奴制改革川教版技术总结.ppt
-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L解决方案.ppt
-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阶段测试 基本能力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入学检测考试试题.docx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生用卷.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pdf
- 长沙市岳麓实验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学生用卷.pdf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