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龙起源
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中的“当出手时就出手”曾经成为一句很时髦的话在社会上流传,我也曾多次和搞收藏的朋友讲,对喜欢的藏品,不要犹豫,就是要“当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好东西就跑了。
然而,我却不像个“好汉”,因为我在一次收藏活动中,只因一念之差,没能及时出手而放掉了一件精美玉器的收藏,至今留下深深的遗憾。
说起来,朋友们都不信,这件事竟然就发生在今年。
我喜欢交朋友,在古玩市场上跑久了,认识了一大批地摊朋友。这些人中大多是些在农村和外地收购古玩及“破烂”的人,但是也有一些文化品味颇高的人,有时我简直有点纳闷,像他们这些有文化品味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种风里来雨里去的买卖古玩这一行,后来一想他们这样奔忙,不就是在抢救文物吗!再说如果没有这些朋友“上山下乡”,我们周末又有什么地方好去呢?于是释然。
唐·行龙
唐代龙纹的特征是矫健灵动,生气勃勃,尾巴和一只后腿卷在一起。
(龙纹是中华民族最喜闻乐见的艺术造型,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数千年连绵不断,
但各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里分别介绍几块时代较为接近的龙纹,
读者可以作一比较。)
宋·云龙纹带饰
(和飞天纹饰一样,宋代龙纹也比唐代龙纹略显臃肿,尤其缺少唐龙那种灵动和气势。)
在这批有文化品味的人中,有一位江苏的陶先生,他不大到杭州来,我们见面也很少,但每次见面都要聊上一会,也会欣赏他带来的古玩器物。就在今年9月,我在准备去福州参加“2003年福建省收藏精品博览会”的当天,因为是下午的飞机,上午没有事,就去逛地摊市场,时间是星期天,买的卖的人都很少。我也不指望有收获,只在稀稀落落的摊位旁信步。这时有人叫了我一声:“王先生。”我一看是江苏的陶先生,高兴的不得了,我自从到福建美术出版社去工作后,三年多了只和他见了一面,而且还是在南京朝天宫的地摊前。
元·龙纹嵌饰
元代的龙纹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气势的,这在瓷器上表现得尤为强烈。这块玉器中的龙也是如此。
明·龙纹带环
明代龙纹开始出现正面形象,须发张扬,双目圆瞪,显得极其威严。
我说:“你怎么今天来了,星期天逛地摊的人是很少的。”
他说:“收到一个通知,说今天是搞活动,没想到人都没有。”
我说:“真可惜,昨天我还陪个朋友来买玉,你要来就可以把他介绍给你了。”
一边说,我一边就蹲下来看他带来的玉。他带来的东西不多,小玻璃盒里没几样东西,他知道我喜欢什么,赶紧从包里拿出个首饰盒,里面有一块十分精美的春秋晚期的玉龙。是一块熟坑古玉,大约有五厘米长,三厘米宽,二毫米厚。龙的嘴是那种闭拢的,显得很温顺,不像那种张着“斧头嘴”的战国龙那么威猛,身上是谷纹,纹饰雕得比较平,雕工极其精美,玉是黄玉,龙的上半身没有一点沁色,显得十分莹润,下半身是铜绿沁,沁色渗入玉里,亮丽得如鹦鹉的羽毛,尤其是几条浅浅的沁痕将绿色带入黄色中,变幻莫测,美得令人屏息。
我向他问了价格,说,可惜啊,这么好的玉,我那位朋友一定会喜欢。
看完这块玉,我开始在他那小玻璃盒里翻看其他的小古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带来的一件“多宝串”。“多宝串”一般都是些小的玉件,或者是佩饰中的辅件,或者是些管、**之类的小玩意,被人为的组合在一起。他这件“多宝串”一共四件玉,由一件玉管,一件稳步**,一件玉环和一只双身玉龙组成,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也不知被人盘玩了多少年,反正全部都“脱胎”了,我看得爱不释手,忙问多少钱可以出让。
陶先生报了个价,并且说这是给你王先生的价,别人我是不会出这个价的。我付了钱,再继续翻看,一对商代的玉鱼,映入了我的眼帘,再问价,陶先生说:“王先生,这个不要钱了,你拿去玩吧!”
我说:“那怎么行,你是靠这个吃饭的。”推让了半天,陶先生终于说了一个价,天哪,这哪里是卖,简直就是白送。
这一下使得我非常为难了,我有心买陶先生那块玉龙,但又不好意思向他开口买,我知道他卖给我一定不肯要刚才的价格,老捡人家的便宜怎么行,人家可是靠这个养家糊口的啊!这个念头在脑子里转,我打消了买这块玉龙的念头。
多宝串
从上至下:新石器时代玉管、商周玉、汉玉环、春秋双身龙。
我这次去福州,其实是准备了20块玉器去参加展览的,顺带还要开一个讲座,但是在这以年代为顺序的玉器里,我却恰恰少一块春秋的玉器。害得我在福州参展时,还一直在想着这件春秋的玉龙。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我怎么了,这一念之差,使我放跑了一件宝贝,其实我完全可以按他一上来开的价付钱,不必让他优惠,或者就让他再开一个“朋友”的价给我。痛定思痛,我觉得我还是不够洒脱,如果能洒脱一点,“当出手时就出手”,就绝对不会有如今的遗憾了。
多宝串
所幸的是那件“多宝串”和一对玉鱼还能抚慰我的心灵,如今我一直将“多宝串”带在身边,但时不时的还是要想那条玉龙,它是到了别的收藏家那里了呢,还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