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从朱子到阳明的嬗变(Alan)技巧.pptxVIP

读书分享-从朱子到阳明的嬗变(Alan)技巧.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朱子到陽明的嬗變 (“宋明理學”讀書分享)—Alan(孫毅)只有观点,没有对错和大家一起读书述而不作陽明的“標籤”真三不朽知行合一平寇平亂致良知心即理事上磨練庭前格竹龍場悟道道聖人之道道學道統聖人之道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理學概述儒家講性理,是調和現實世界的,屬於道德倫理範疇;道家講玄理,是使人自在的(養生);佛教講空理,是使人解脫的(輪回);西方:名理研究邏輯,數理研究數學,物理研究自然。中國文化發展的缺陷在邏輯、數學和科學。中國哲學所關心的是生命,而西方哲學所關心的是自然。(牟宗三)理學者,佛學之反動,而亦兼采佛學之長,以調和中國之舊哲學與佛學者也。(呂思勉)理學的思想源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養心莫善於寡欲。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王簡介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後學尊稱朱子,江西婺源人。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甯宗慶元六年(1200年)。編定四書,立于學宮;撰《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近思錄》等。弟子編有《朱子語類》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後學尊稱陽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撰《大學問》、《拔本塞源論》。弟子編有《傳習錄》。平定江西盜賊,與甯王之亂儒家之道統孔子先秦漢代唐代魏晉玄學(老莊易)佛教:華嚴宗、禪宗韓愈《原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至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儒家之道:三条: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學:道統的接續周敦頤(濂溪)张载(横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张载)援道入儒,著有《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援佛入儒,著有《通書》:“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聞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濂溪主靜,主無欲,偏佛老,不可琢磨。對二程只說“尋孔顏樂處”。朱子取其說而發揮;陽明無意於“無極而太極”的宇宙論,但嚮往濂溪的“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秦家懿)著有《正蒙》、《西銘》,以氣為萬物之本體,又萬物與我為一體,暢言博愛,援佛老入儒。對於朱子和陽明皆深有影響。理學:道統的接續程顥(明道)程頤(伊川)明道:“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明道主仁,一元論,偏於“尊德性”;開陸王心學。伊川比明道長壽,思想體系比較完整,他的修養法為“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伊川重理,立理氣二元論,窮理求致知,偏於“道問學”。開程朱理學。兩派對中庸為學次第的理解不同:“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朱陸之爭:學說概要朱子集北宋五子之大成,立理氣二元論。性即理:“性、情、心,惟孟子說得好。仁是性。惻隱是情,須從心上發出來。心統性、情者也。性只是合如此的,只是理,非有個物事。若是有的物事,則既有善,必有惡。惟其無此物,只有理,故無不善。”理與氣合成成為具體的物。此氣中之理,即所謂性也。故不惟人有性,物亦有性。(馮友蘭)象山的學說,即心學,也是孟子之學。陽明認為道統是由孔孟傳於濂溪、明道和象山。萬物一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四端即本心:“惻隱,仁之端也;羞惡,義之端也;辭讓,禮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心即理:“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此理。心即理也。”朱陸之爭:鵝湖之會宋明理學史上,著名的論辯之會。呂祖謙在福建與朱熹二人合編《近思錄》完稿後,邀請朱熹前往鵝湖寺與陸九淵、陸九齡進行學術討論,意欲調和朱熹和陸九淵兄弟在學術上的分歧。陸氏門人朱亨道記述說:“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先生更欲與元晦辯,以為堯舜之前,何書可讀?”象山在赴會途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