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图文分析报告.pptx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图文分析报告.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 雾化吸入方式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 雾化微粒平均直径决定了药物沉积部位: 1μm,易随呼气气流被清除 1~5μm,最适宜,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 5~20μm,沉积在支气管; 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 吸入疗法及雾化吸入装置 气雾吸入:MDI(气雾剂) 经储雾罐气雾吸入:MDI+储雾罐 干粉吸入:DPI(干粉剂):都保Turbuhaler、碟剂 Diskhaler以及吸乐Handhaler 雾化吸入:USN(超声雾化器)、SVN(气动雾化器)等 万托林(沙丁胺醇) 舒利迭(沙美特罗) 准纳器的用法 打开:用一只手握住外壳,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柄上,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推开;向外推动滑动杆发出咔嗒声,一个标准计量的药物已备好以供吸入。尽量呼气,但切记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中。 吸入: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秒钟。 缓慢恢复呼气。 关闭:关闭准纳器,将拇指放在手柄上,往后拉手柄,发出咔嗒声表示准纳器已关闭,滑动杆自动复位,准纳器又可用于下次吸药时使用。 超声雾化器 电动喷射雾化器 氧动喷射雾化器 喷射式雾化和超声波雾化的比较 雾化容积小(2ml) 用药量少,浓度高 颗粒大小选择性强 可同时雾化几种药物 病人耐受性好 可彻底洗涤和消毒 机器寿命长 雾化容积大(20ml)用药量大,浓度低 颗粒大小无选择性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合物和类固醇类药物) 病人耐受性差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机器寿命短 喷射式雾化器 超声波雾化器 机械通气时提高雾化效果措施 药液尽量充满雾化器 临时中止湿化装置 吸气时喷雾 喷雾气流6l/min 距人工气道Y末端30-45cm 雾化吸入治疗优势 药物直达靶器官 起效迅速 局部药物浓度高 所用药物剂量小 全身副作用最小 吸入治疗的局限性 需要患者的配合 受气道的病理状态影响 气道痉挛、分泌物吸附 受雾粒的药物代谢影响 颗粒大小、生物运转、代谢降解 有治疗价值的雾粒:直径应在0.5-10.0μm之间 精细颗粒:5μm 主要内容 雾化吸入方式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缓解哮喘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急性发作及病死率 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适用于重度伴频繁发作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 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Budesonide):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剂型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 雾化吸入剂型尚未在中国上市 地塞米松(Dexamsthasone):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作常规推荐 低剂量 中等剂量 高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 500 ~1000 1000 ~2000 2000 ~4000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250 ~ 500 500 ~1000 1000 ~2000 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COPD患者预防和缓解症状所必须的药物 主要药物: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复方异丙托溴铵 其它常用药物 黏液溶解剂 盐酸氨溴索: 该药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 但在我国已有较多的临床应用静脉制剂进行雾化治疗的经验报道。目前国外已有雾化吸入剂型。 α-糜蛋白酶: 多肽酶, 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 此外也没有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 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目前已很少应用 N-乙酰半胱氨酸:国内已有专用吸入剂型 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 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多, 但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两性霉素B: 可用于雾化吸入 妥布霉素( Novartis: TOBI) 被FDA 批准用于雾化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