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珍-气道管理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机械通气时的湿化方法 气泡式湿化——临床上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通过筛孔后形成小气泡,可增加氧气和水的接触面积,筛孔越多,接触面积越大,湿化效果越好。 优点:使用简单、费用低 缺点:温湿化效果差 气道管理 ICU何敏珍 主要内容 人工气道的概述 人工气道的分类 人工气道的固定 人工气道的气囊管理 人工气道的温湿化、雾化 人工气道的吸引 人工气道的撤离 概述 自然气道——具有发音、湿润、防止误吸、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鼻/口腔插入鼻咽/口咽部、气管内,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 自然气道 正常情况下,咽、喉、声带、气道及隆突通过生理反射(主要为迷走神经反射)对呼吸道发挥保护作用。依次存在咽反射(恶心和吞咽反射)、喉反射(声门关闭及会厌覆盖声门)、气管反射(异物或分泌物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及隆突反射(隆突受到刺激而引发的强烈咳嗽)。 人工气道 作用:保证气道通畅 防止误吸 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机械通气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经口插管 -经鼻插管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的分类 喉罩 气管插管 气切导管 人工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套囊漏气 2、位置不正确 3、痰/血堵塞 4、湿化问题 5、气管食管瘘 6、呼吸机相关肺炎 7、鼻窦炎 8、口腔溃疡 9、气道出血 10、局部黏膜坏死 11、意外脱管 12、院内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 舌后坠 异物梗塞 分泌物梗塞 喉痉挛 咽喉水肿 紧急状态下,气道如何处理? 第一步:解除气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及口咽部的分泌物和异物; 使病人头后仰,托起下颌; 怀疑颈椎损伤时不能变更头位; 开放气道的方法 仰面抬颌法 仰面抬颈法 托下颌法 开放气道的E-C手法 第二步:简易呼吸器经面罩加压给氧 面罩紧贴患者面部 潮气量10-15ml/Kg 送气时间不少于2秒 按压/通气比例=30:2 人工呼吸时暂停胸外按压 氧流量10L/min 男性:7-9mm 女性:6-8mm 导管尖端距离隆突 3-5cm (金标准) 经口插管:门齿(22 ± 2)cm 经鼻插管:鼻孔( 27 ±2)cm 儿童(2 岁):双唇( 12 + 年龄/2)cm 经口插管外露过长:适当剪掉 气管导管的大小及深度 胶布固定法 绳带固定法 弹力带固定法 支架固定法 胶布固定法 支架固定法 气管插管的固定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 绳带固定法: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过松易致脱管甚至意外拔管,过紧容易导致患者不适,严重时压迫颈部动静脉,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注意一定要打死结,以免自行松开,导致套管固定不牢脱出。 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位置:气管插管末端以上3cm 气囊的种类:低容量高压力气囊、高容量低压力气囊、等压气囊(自充式泡沫套囊) 作用:1.保证所有气体进入肺部 2.防止误吸 气囊的充气法:(1)最小漏气技术(MLT)——先把气囊注气至听不到气体漏出,然后以0.25-0.5ml/次进行气囊放气,直到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 优点:对气管黏膜压力最小; 缺点:可出现误吸,不能维持呼吸末正压,患者实际吸入潮气量减少。 (2)最小闭合容积法(MOV)——先把气囊注气至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25-0.5ml/次进行气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气囊内注气0.25-0.5ml,无漏气即可。 优点:保证潮气量和PEEP,不易出现误吸; 缺点:气管黏膜要承受一定压力。 气囊的充气方法和压力监测 气囊的管理 专用气囊测压表——可精确监测气囊压力,方法可靠,操作简单 danger safe 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过高—气管黏膜水肿、缺血、糜烂、溃疡 气囊压力过低—气道漏气,不能保证有效通气量,误吸风险增高 最适宜的气囊压力(CP):25-30cmH20 气道温湿化 加温 加湿 过滤清洁 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 纤毛运动减弱 增加排痰困难及缺氧 引起或加重炎症 降低肺的顺应性 降低病人舒适度 加大细菌定植的危险 气道温湿化不足的危害 生理状态的粘液纤毛转运系统(电镜下) 缺乏湿化的黏液纤毛运转系统 图A:良好的粘液运转。当给病人最佳湿度气体时,细菌和分泌物被粘液纤毛转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