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一、辨舌验齿 (一)辨舌 1、辨舌苔 温病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及气分的病候。辨舌苔着重观察舌苔的色泽、润燥、厚薄等。 (1)白苔: ①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 表现:近似常人舌苔,薄而色白,惟欠滋润,舌之两边及舌尖,比正常人舌质略红。 临床意义:温邪侵袭肺卫,多见风温初起。 处理:辛凉解表。 ②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 表现:苔薄色白,干燥乏津,舌之两边及舌尖色红。 临床意义: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处理:辛凉解表,润肺生津。 ③苔白厚而粘腻: 表现:白苔满布而较厚,紧贴舌面,垢腻润泽,多粘涎附着,患者常吐出浊厚涎沫。 临床意义:湿与热搏,浊邪上泛。 处理:开泄化湿。 ④苔白厚而干燥: 表现:苔积甚厚,色白而干燥。 临床意义: A、为津伤浊结的征象,即胃津受伤,而脾湿不化。 B、胃燥气伤,即胃津已伤,不足以上承,肺气受伤而气不化液。 ⑤苔白腻而舌质红绛: 表现:白苔板贴细腻,舌质色红而绛。 临床意义: A、为湿遏热伏之象。 B、营分邪热为气分湿邪阻遏。 处理:当泄湿透热。 ⑥白苔滑腻厚如积粉: 表现:白苔满布无隙,堆积如白粉,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而舌质色呈紫绛。 临床意义:为湿热秽浊极甚,郁闭募(膜)原。 处理:开达膜原。 ⑦白碱苔: 表现:舌苔白厚,似如白碱。 临床意义:胃中宿滞夹秽浊郁伏 ⑧白砂苔(水晶苔): 表现:白苔较厚,干硬似砂皮,粗糙如白砂,扪之糙涩。 临床意义:邪热迅速化燥入胃,苔色未及转黄,而津液已被灼伤。 (2)黄苔: ①薄黄苔: 表现:有薄黄不燥及薄黄而干两种。 临床意义:A、薄黄不燥者,为温邪初传气分,热势不盛,津液未见明显损伤; B、苔薄黄而干者,为气分邪热已盛,津液受伤。 ②黄白相兼苔: 表现:黄苔略带白苔。 临床意义:为温邪已传气分而卫分之邪尚未尽解的征象 处理:宣气达表。 ③黄燥苔: 表现:苔黄干燥乏津,舌质红赤。 临床意义:阳明热盛。 处理:辛寒清气。若津阴耗损者,宜辛寒清气,甘寒生津。 ④老黄苔:表现:苔色深黄,质地苍老,如沉香色,或金黄色,焦燥起刺,或有裂纹。临床意义: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的征象。处理:通腑泄热。 ⑤黄腻苔及黄浊苔: 表现:黄腻苔为黄苔满布,板贴细腻,润泽多津;黄浊苔为苔垢堆积,厚浊色黄。 临床意义:皆为气分湿热内蕴的征象,多见于湿热流连气分之热偏盛或湿热俱盛证。 处理:A、黄腻苔,宜辛开苦降,分解湿热。B、黄浊苔,苦泄邪热,化痰开结。 (3)灰苔:常见有三种: ①灰燥苔: 表现:舌苔干灰而燥,甚者焦燥起刺。 临床意义:为热结肠腑,津液受伤的征象。 处理:通腑泄热。 ②灰腻苔: 表现:舌苔色灰而细腻,润泽多津,有粘涎附着。 临床意义:为温邪兼夹痰湿内阻的征象,常伴有胸脘痞闷,渴喜热饮,或口吐痰浊涎沫等。 ③灰滑苔: 表现:灰苔满布,润泽多津,苔质光滑细腻。 临床意义:为阳虚有寒的征象,多伴见肢冷脉沉等。多见于湿温病湿浊偏盛或过用寒凉,均可使中阳受伤,变生为阳虚寒湿之证。 (4)黑苔: ①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 表现:舌苔干黑,中心较厚,焦燥起刺,糙涩无津。 临床意义:为热结肠腑,肾阴耗竭的征象。 处理:急下存阴。 ②黑苔焦燥或焦枯: 表现:苔黑干薄无津,燥而无刺,舌质绛而不鲜,舌本枯萎。 临床意义:为温邪久羁,深入下焦,耗竭肾阴的征象。 ③遍舌黑润: 表现:满舌黑润,无明显苔垢。 临床意义:温病兼夹痰湿征象。胸膈素有伏痰复感温邪者,可见此舌象。多伴见发热、胸闷、渴喜热饮等症状。 2、辨舌质 舌质的变化主要候营血分的病变。察舌质主要在辨别色泽、荣枯等。 (1)红舌: ①舌尖红赤起刺: 表现:舌红,其尖部尤甚,并生红刺。 临床意义:为心火上炎的征象。 处理:清心凉营。 ②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 表现:舌红出现裂纹,或伴有红星点点。 临床意义:为心营热毒极盛的征象。 ③舌质光红柔嫩: 表现:舌质红嫩光泽,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实干燥无津。 临床意义:为温邪乍退,津液未复的征象。 处理:增液生津,如增液汤。 ④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 表现:比正常人舌色更淡的一种舌象。 临床意义: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的征象。多见于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而虚损未复证。 处理:滋阴养血,培补气液。 (2)绛舌: ①纯绛鲜泽: 表现:舌质纯绛无苔,荣润鲜泽。 临床意义:为热入心包的征象。 处理:清心凉营,如清宫汤。或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类。 ②舌绛干燥: 表现:舌绛无苔,干燥无津。 临床意义:为火邪劫营,营阴耗损的征象。 ③舌绛兼有黄白苔: 表现:舌质绛,舌面罩有黄白色苔垢。 临床意义:为邪热传入营分,卫气分之邪尚未尽解的征象。 ④舌绛光亮如镜: 表现:舌质色绛,舌面光亮如镜,干燥无津。 临床意义:胃阴衰亡。 处理:甘寒养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