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见精神障碍症状1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症状的本质 大脑结构的病变所致 脑血管病变所致 颅脑外伤所致 颅内感染所致 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 病因或发病机制未明的所谓功能性精神病的症状。 每一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的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②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③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关键)。 在观察精神症状时观察: 1、精神症状是否存在 2、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症状的检查方法 通过交谈与观察,做分析和评定· 精神症状的表现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①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等。 ②环境因素:如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 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按心理学分为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 常见精神症状 大多数所谓的功能性精神障碍没有明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但,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如神经梅毒主要 表现为神经系统 的退行性变,痴 呆、精神病性症 状及麻痹。 * 例如在晚上马路上我们看见熊,和在动物园看见熊,我们就可以判断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是否是危险的就是因为你对同一个应激源如果你的觉察和认知判断不同,从而不同2.中介:评价对我而言是否是危险,判断之后则采取各种策略,这就是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人,是否产生应激也不同 * 霍尔姆斯,根据调查的500人将个体有可能遭受且需要付出努力去应付的各种事件归纳为43项,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 马加爵的事情就是太多的社会应激源导致的 * 例如,有的人谈恋爱,本来很喜欢对方,但被对方拒绝了,这时就会说对方不好,眼睛小、嘴巴大、个儿也不高,不值得爱。这种解释虽然是违背自己心愿的,但它确实能减轻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平衡。否则,对方越是不和自己谈恋爱,越想对方的好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将导致不良后果。 * 例如,有的人没有通过 英语四级考试,会告诉自己现在不通过,是因为让我一直努力的学习英语。 * 病变,痴呆症。精神障碍,多发性脑梗阻疾病 用口罩遮住同学的双眼,带着同学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询问这名同学的感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感觉剥夺实验模拟图 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概 念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等认知活动障碍为主的一类程度严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范畴更为广泛,包括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生物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与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类疾病。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躯体因素 理化因素 其他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突变的基因使疾病代代相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某一个体是否患病。 生物学因素 (二) 感 染 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如梅毒。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一)应激与精神障碍 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如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 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延迟性应激反应障碍。 恐怖事件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 环境需求 觉 察 与 认 知 评 价 反应系统 心理性 生理性 认知性 综合性 应激源 适 应 适应不良 输 入 中 介 反 应 结 果 心理应激(补充) 变化事件 LEU 变化事件 LEU 1.配偶死亡 100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9 2.离婚 73 23.子女离家 29 3.夫妇分居 65 24.姻亲纠纷 29 4.坐牢 63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8 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3 2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