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四班(实验版)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初三四班 目录 1、主要宫殿的功能 2、主要皇上的事迹 3、有关故宫的传说 各宫殿的功能 太和殿 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 太和殿前的广场 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 保和殿 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每届殿试皆于保和殿举行。 后三宫 乾清宫 主要作为皇帝的寝宫。 有时候也会举行一些盛大的典礼。千叟宴也在这里举行过两次。 后来也在此引见官员或接见外国使臣。 正大光明匾 遗书 “秘密建储” 坤宁宫 西暖阁作为宫内萨满祭司的场所。 东暖阁则是皇帝举行大婚时的洞房。 皇帝事迹 明成祖朱棣 清圣祖爱新觉罗 · 玄烨 逊帝爱新觉罗 · 溥仪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4子,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基,在位22年,年号永乐。 编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 解决边疆问题,如蒙古、西藏等。 玄烨 清朝第四位皇帝 智擒鳌拜 废长城 他们都是一身短打扮,双手紧紧抓住对方,头紧紧地顶在一起,脚狠狠地蹬在地上,使出各种技巧,力图把对手摔倒。但此时绝少有人知道的是玄烨要真正“摔倒”的是跋扈当朝的权臣鳌拜。   少年玄烨8岁就继承了皇位,年龄尚小,按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遗命,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性格强悍的鳌拜逐渐取得了对朝政的控制地位。排除异己,操持朝政,即使到了玄烨该亲政的年龄后,他还是不肯交出实权。在朝堂之上,鳌拜常常顶撞玄烨,还当着少年皇帝的面呵斥大臣。当另一位辅臣大臣苏克萨哈试图支持皇帝掌握实际权力时,立刻就被鳌拜罗织罪名处死。鳌拜已经对康熙帝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少年康熙决意铲除鳌拜势力,但因其党羽已遍布朝廷,所以玄烨不露声色,暗中调度。他闹闹扬扬地挑选了一批八旗子弟做侍卫,整天在宫内玩布库戏,摔来扭去,鳌拜入宫奏事,看见这样的场面,暗中哂笑:皇上真是个贪玩的孩子,哪里有天子的做派呀。   一天,玄烨临时召见,鳌拜刚踏进殿门,看见玄烨坐在宝座上,就听到一声大喝:“鳌拜带刀行刺!”他还没来得及诧异、发怒,旁边一记重重的勾脚已使他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倒,立刻,十来个壮壮实实的少年侍卫死死地压在他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费劲地抬起脸,只看见少年康熙的皂靴已经稳稳地立在了他的眼前。   16岁的康熙帝镇定从容,运筹帷幄,周全果断。一举收拾了鳌拜集团,并避免了政治动荡,进一步巩固了皇权。少年康熙帝开始投身靖绥疆土,经营社稷的帝王大业,推动清王朝上升到“康乾盛世”的伟大局面。 溥仪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北京政变 傀儡皇帝 战犯岁月 获得特赦 有关故宫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 故宫角楼的传说 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宫。 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