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病 主讲人:HuAilin 目录 颈椎解剖结构 寰椎 发病率 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有颈椎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诊断 1.临床表现以颈、肩背、要疼痛,患肢发沉,麻木为主,可有放射痛。 2.可伴有位置性头痛头晕恶心、颈腰部活动功能受限;或伴有心悸,或胸前区痛,耳鸣耳聋,肢端发凉或发热等;四肢麻木灼烧酸胀,僵硬无力,重者走路不稳,甚或瘫痪,常伴大小便改变。 辩证论治 1.风寒湿证 症状: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桂枝10g+附子5g)汤 2.气滞血瘀证 症状:颈肩部、上肢疼痛、痛处固定, 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筋骨通络。 方药:舒筋汤(当归5g、陈皮10g、羌活10g、骨碎补15g、五加皮5g、木瓜10g、伸筋草10g、 桑寄生15g) 辩证论治 3痰湿阻络证 症状: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桂枝10g+附子5g)汤 4.肝肾不足证 症状: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 治法: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10g、钩藤20g、生石决明10g、川牛膝5g、桑寄生10g、杜仲10g、山栀子5g、黄芩5g、益母草10g、朱茯神6g、夜交藤5g) 辩证论治 5.气血亏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白术10g、茯苓10g、黄芪20g、桂圆10g、酸枣仁3枚、人参10g、木香5g、甘草5g、当归5g、远志5g、生姜5g、大枣3枚) 颈椎病的治疗 以下仅为大家介绍针灸疗法、手法推拿、按摩以及牵引治疗三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颈夹脊穴为主取穴法 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背部夹督脉伴足太阳经穴分布。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针刺颈部夹颈穴,能直达病所,疏通局部经络,使颈部经络畅通、功能协调。 2.手法推拿、按摩 主要适用于颈部、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 选穴:肩并、大椎、肩中俞、肩外俞、天宗、阿是穴等。 手法:按、揉、点、拿、衮、拔、拔伸、摇、扳法等。 3.牵引治疗 本疗法适用于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枕颌带牵引,牵引方向是屈曲15°~20°,牵引重量为卧床牵引2~2.5kg, 坐位牵引6~7.5kg;每次牵引时间为15分钟,且以持续牵引不间断较好,每个疗程3~4周。 颈椎病的预防 1. 坐姿正确 :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颈椎病的预防 2. 活动颈部: 应在工作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 颈椎病的预防 3. 抬头望远: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颈椎病的预防 4. 睡眠方式: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 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颈椎病的预防 5. 防寒防湿: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冬季外出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等,防止颈部受风、受寒。 谢谢大家的聆听!! 1.颈椎解剖结构 2.颈椎病的定义 3.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4.颈椎病的辩证论治 5.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6.颈椎病的预防 颅骨 枢椎 椎间盘 椎动脉 椎体 钩椎关节 神经根 颈椎病是指颈椎肩盘退行性变及椎间关节退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头、颈肩、上肢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概念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1.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 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 2.手法推拿、按摩:通过各种特质手法将椎体、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线从而达到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