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更新区域资源的概念; 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 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确立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章 绪论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 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现代社会背景 二、现实意义 三、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面临的挑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现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 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现代社会背景 人口快速增长 资源供求失衡 环境质量恶化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一章 绪论 *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R) 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地关系协调(E) 优化布局结构(D)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P、R、E、D) 第一章 绪论 二、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现实意义 * ——强暴旧城 ——疯狂“克隆” ——胡乱标志 ——攀高比傻 ——盲目国际化 ——窒息环境 ——乱抢风头 ——永远塞车 ——假古董当道 ——跟人较劲 第一章 绪论 三、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面临的挑战 ——大搞标志性建筑物 ——办公大楼越建越大 ——摩天大楼越盖越高 ——马路越修越宽 ——草坪越铺越大 ——大拆大建盛行 ——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泛滥 ——别墅豪宅充斥耳目 ——假古董旅游横行 ——城市规模随意扩大 2、中国城乡建设中存在十大不良的倾向 1、中国城市十大败笔 * 第一章 绪论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1-2020)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 * 各个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增加GDP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结果是适合集中发展经济的地区在迅速发展,不适合经济发展的地区也在拼命赶超。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迅速崛起,许多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的地区,也在学习、追赶中迷失了方向。 ?该开发的、不该开发的都在开发,结果带来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等环境问题。 城市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661个城市,110个严重缺水,但是这些城市中,许多仍然在盲目地扩大规模。 开发区更是全面开花,有没有条件的地方都纷纷设立。 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混乱 * 在发展导向上,把缩小区域差距定位于缩小经济差距,于是各个地方都热衷于追求GDP的排名不断靠前。? 区域政策没有针对性,比如土地供应,该增加的地区增加不够,该限制的限制不住。? 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连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水网密集的地区都出现了缺水问题。? 2000年,发改委作了一个关于规划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空间协调与平衡的理念,就是说,政府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产业分布,还要考虑空间、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增加规划的空间指导,成为“十一五”规划主体功能区构想的源头。? 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混乱 * 三、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面临的挑战 3、区域规划面临的困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确定性 ——公众利益与政府行为的冲突 ——行政干预 加快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也强化了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 行政区经济格局导致地方利益的固化 相互制衡的行政权力设置所产生的部门分割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现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章 绪论 * 中国:区域科学的发展 1954年12月美国学者成立区域科学学会 1954年06月中国《地理学报》发表Sun××的文章:《认识斯大林的地理科学思想》,旧的西方经济理论被苏联理论替代,按苏联学派观点,强调“区位论”、“人地关系理论”是资产阶级反动学说。 第一章 绪论 * 1950‘s:阶段1 1951年中国大学取消“经济学”,一律开设“政治经济学”,中国现代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研究的旗帜胡焕庸被安排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自然地理教授 1956年胡焕庸被点名批判,他被宣布为学术上的帝国主义走狗。经济地理学家吴传钧的论文被批评背离社会主义原则。两个批评他们的“红色教授”,分别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经济地理部负责人。这种批判基本上是学术性的,它使得人文地理学家提前沉默,避开了1957年的“反右”冲击。也开始了新的思考。 1957年著名学者李旭旦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同时化为右派的还有一个在“红色教授”班敢于对苏联学说提出异议的青年学者张,他的错误主要是坚持区位论是正确的,而且也认为普列汉诺夫对人地关系的批判是因为民族情结不是因为科学。他后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一个中国重要的但是气候不良地区的师范大学。 第一章 绪论 * 1958-1985:阶段2 1958:中国“大跃进”的正面作用是启动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注意力,经济地理学重新被受到重视。吴传钧撰文强调经济地理参与国家建设的宏观决策,开始了中国经济地理的宏观分析 1962年由于回家为地主成分的父亲吊唁,Prof Sun被地理学家们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