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A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致”为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C 几何:多少。成立:成长立业。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韩愈自称, “我”。并非“超过”。 A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 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 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 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欧阳修 B E 幼年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 10.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 B 长为少祭 11.作者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这话表达出怎样的心境?( )。 A.作者表示不再想活着了,愿与侄儿同去。 B.作者表示不想在人世间再追求什么,只求把儿女抚养成人而已。 C.作者表示以实现侄儿遗愿为自己最终心愿。 D.作者看到侄儿的死,深感活在世上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 B 韩愈 学习目标 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背景介绍: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 题解 祭文是古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