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中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分) 1.请把下面的古诗名句抄写在方格里。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3分)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给下面段落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什么是快乐?邓稼先认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_____(jū )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快乐的;闻一多认为为寻求救济民族文化药方而锲(??? )而不舍、沥尽心血是快乐的;福楼拜认为周末与博学多识的朋友相聚时大家一拍_____(jí)合、忘乎所以是快乐的。 3.选出下列各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suǐ)????? 蝉蜕 (tuì)??????? 炽痛(zhì)????????? 嗥鸣 (háo)?????? B.祈祷(qí dǎo)?? 亘古(gèng)?????? 屏嶂(píng)???????? 怪诞(dàn) C.泛滥( làn)???? 斑斓(lán)??????? 崎岖(qí? qū)?????? D.懊悔(ào)?????? 澎湃(pēng pài)??污秽? (suì)??????? 4、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4分) 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 芳草萋萋?????九屈连环?? B.?锋芒毕露亦复如事??? 绝壁断崖???? 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 ??? 潜心惯注???? 一反既往 A B C D ? ? ? ? D.?? 义愤填膺??? 一泻万里???? 博学多识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无从:没有办法。 B.骊歌:告别的歌。? 炽痛:热烈而深切。 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 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国庆阅兵不但鼓舞士兵士气,还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但西方有的媒体趁此散布中国威胁论,真是别具匠心。 C、香炉山怪石林立、飞崖峭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D、 7.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2分) A、 B、观点正确,这是衡量一篇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 D、通过老师的教导,使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8、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B、《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 C、《》——台湾??? D、《》——北宋 9. 用诗文原句填空(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7)??__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古文阅读(1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患:担心? 俟sì: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分) ?? (1) 稍稍宾客其父(??????????? )??????(2) 泯然众人矣? (??????? ??? ) (3)尝主编《资治通鉴》(??????????? )(4)父利其然也(?????????? ?? )父异焉?) 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下列各句中的“之”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