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为何一定有赢利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客为何一定有赢利模式?

博客为何一定有赢利模式?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互联网应用的宠儿也不是个个能养家---- 一代代互联网应用的宠儿,被探究着赢利模式。可是,树顶不一定有剩余的果子,地底不一定有水,梯子和打井工具的成本,也风险不小。 全球博客数量突破7000万个,平均每秒诞生1.4个博客、新增博客文章17篇,在全球最受欢迎的100家网站中,博客网站已增至22家 然而博客的赢利能力,并没有与影响力成正比上升。这是不正常现象吗? 乐 博客成生活方式 因生养孩子辞职做全职主妇的梅女士,每天变着花样试制美味款待家人,她喜欢边做菜边拍照,空闲时就把菜肴的配料和制作步骤写下来,配上照片,发到自己的博客上。这个凝聚着爱心和才智的博客,不仅拥有了大量 粉丝 和 菜友 ,还吸引来出版商,邀请梅女士整理成书。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张先生工作很忙,但再晚回家都要打开自己的博客,回复留言,再写上千八百字的更新文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 博客化生存 着。近几年来,网络博客正以它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资料显示,2002年博客刚刚引入中国时,数量不足1万个,有专家预测,到2007年底将逼近1亿个。在中国,博客已经成为了现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在网络上搜索 博客 ,发现从大型门户网站到个人网站都拥有博客空间。网民们利用这个最新的网络交流方式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到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小到对一日三餐、日常琐事的想法,也可以是有明确主题的自由创作。不同于网络日志的私人性,博客所提供的想法和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共享,用来进行交流和为别人提供帮助。最初的博客只能以文字形式发表,现在还可以录制歌曲和视频直接上传。 从网易有道搜索引擎公布的2007春夏博客最热话题榜看,博客已不仅仅是网民交流思想、沟通互动的新生活方式,它正日渐成为人们了解新闻和信息的新锐渠道之一,有一部分博客文章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补充,展现出了公民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博客也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线索来源。 说博客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算太夸张。 愁 人气换不来财气 女明星徐静蕾的 老徐博客 点击率过了1亿,博客书却没卖出多少本,娱乐博客从喧嚣归于平淡; 带头大哥 的博客火了,但现在只能是人去楼空,财经博客横遭变数 这时候,我们听到了博客网董事长方东兴的声音,他在MSN的 个人消息 里说,博客网赢利了! 我们从7月就开始赢利了,以后会更好。 博客的赢利声音这会儿听来显得特别刺耳,始终,博客的现状有目共睹:轰轰烈烈的全网民博客后,人气与财气完全不成比例,博客赢利模式仍然模糊,是BSP(博客服务提供商)们不得不正视的尴尬。 可以说,从博客红火的头一天起,人们在谈论博客明天的时候,赢利模式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付费显然行不通,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幸好没有博客经营者再来增添一个失败案例。国外的成功模式也鲜有模仿价值,中国市场太特殊了,在这里动辄可以得到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国外的回报,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照搬国外模式没意义。 2006年3月,网络上出现了第一个针对个人博客投放的广告,当时,人们都抱着博客赢利跨出一大步的心态看待它,至少投资者和BSP是如此。当博客广告投放联盟诞生的时候,也赢得了热情欢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渐渐冷却,博客收入仍只局限于不成气候的广告,以及零星的增值服务,比如手机博客。 无论是广告赢利,还是增值服务赢利,或者干脆是游戏化赢利,林林总总有迹可循的博客赢利法则无不可以在IT世界的其他领域中找到模板,也就是说,博客并没有找到一套属于博客的赢利操作法,它在探索的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的可能性。在它苦于探索的时候,其他对此种种赢利模式驾轻就熟的门户网站或者IT企业早已又在纳斯达克斩获数个涨停板。 有评论认为,博客如此之火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赢利模式,说明它可能永远找不到或者根本没有适合的赢利模式。某种程度上说来,这是博客的属性决定的,换句话说,博客一旦找到属于它自己的赢利模式,那么博客就不是博客了。 不管这样的看法是否言过其实,但有一点BSP们应该越想越明白,有商业价值不代表有赢利模式,不代表可以直接赢利。既然你不指望新闻和邮箱承担大部分的赢利任务,那么,为什么还要强求博客呢?当然也怪不得那些BSP,张朝阳可以大声说 搜狐博客页面永远不商业化,我们也不会放广告什么的 ,可BSP不赚钱吃什么? 惑 这口井该挖多深 博客的人气越来越高,这方面确实没有辜负整个互联网行业对它寄托的希望,另一方面,博客赢利模式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玩捉迷藏,让人干着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互联网行业有两个常常被提起的比喻,传达着相反相成的意思。 一个是关于 低果子 的,树上结的水果,有的长在高处,有的触手可及,人们循香而至,先到的随手摘下生在低处的果子,慢来一步的,跳一跳,也摘到了,再晚点到的,就得费力架梯爬树了。这个故事的含义,可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