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1315课测试题(岳麓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1315课测试题(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13——15课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4.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 5. 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开始于( ) A. 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20年 D.公元221年 6.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你认为这里的“制”指的是( ) A. 世袭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7.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汉朝取代,下列不是汉朝应该吸取秦亡的教训的是( ) A.严刑酷法 B 沉重赋税 C 繁重徭役兵役 D 统一思想 8.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9.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采纳战国时期思想家中哪家的治国之道( ) A.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 楚汉战争 C 长平之战 D 垓下之战 1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12.能反映上题中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 13.汉初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B.匈奴单于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施恩    D.汉初国力不足(gai)下之战 ②河套争夺 ③巨鹿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① 15.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你知道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于 (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战争 D、战国时期 16.下面列举的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王朝的成与败?( ) ①垓(gai)下之战 ②河套争夺 ③巨鹿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① 17.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8、“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19.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洮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相连)?1、?约法三章??? 兵败垓下 ???四面楚歌???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刘邦入咸阳收买人心 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 ②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哪些书不烧? 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3.阅读下面材料:(8分) 材料一 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役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就、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材料—、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 他领导了历史上的哪次起义? 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3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