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按性质分)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2.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二、资源开发条件 1、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2、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① 能源消费大国 ②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我国水电比世界水电比重大; 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 3、山西煤炭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      通比较便利 ① 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 ② 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① 扩大开采规模 ② 增加产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图3.4) 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图3.5、图3.6)    活动: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调整    思考: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① 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②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导地位         ?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3)“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 知识结构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图3.4) 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耗能大,产值低   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位耗能比国外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其中近70%的原煤没有经过洗选直接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酸雨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气源,而且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了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中国的能源态势 ——紧张 产量/10万t 图3.3 山西省原煤生产 转换方式:①坑口电站输出电力                ②炼焦业输出焦炭 1.山西省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输煤    劣   优    劣    优 输电    优   劣    优    劣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已知并存。 优势的丧失 山西省煤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