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高考真题演练2.2精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选材特点 (1)从题材上看,以写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诗歌为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选取的就是写景抒情之作 (2)从体裁和时代上看,以唐宋诗词为主,晋、南北朝、金、元、明、清的作品也有所涉及。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选了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一首诗《雨雪曲》 【备考策略】 1.建立诗词鉴赏的知识系统 要积累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诗歌材料,掌握诗歌鉴赏的必备知识,树立题型意识,系统梳理诗歌考查的角度,强化规范作答的意识 2.掌握解题的方法技巧 (1)把握诗歌鉴赏角度。看作者,知人论世,以察诗情;以题解题,依文解题,以注解题 (2)掌握解题思路。先揣摩诗歌,再推敲词句,然后体味意境,最后明辨技巧 (3)强化具体分析。观点明确,要点齐全,结合诗句逐点分析,论据要充分 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前提。对于考生而言,能否读懂诗歌,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深刻领悟作品的技巧。下面以几个高考题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技巧。 一、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大意 捕捉这些有效信息要靠“三看”: 一看标题。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切入点。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标题交代了时令,表明作者雪后记事,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而和的一首诗。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标题说明是诗人由竹轩中的景物而触发的闲雅情趣。 【点拨】 诗歌标题的主要作用举例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是欣赏诗歌、把握内容和旨趣的主要途径。读诗时,要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以及所处朝代的国势。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南宋偏安一隅,国势衰微,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陆游用激昂壮烈的歌声,唱出了抵御外侵、报仇雪耻、恢复中原的时代最强音。爱国主义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表现有反抗外侵,抒发壮志未酬,揭露腐败当局及关怀祖国人民等。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家庭、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高贵品格决定的。 三看注释。注释,或是简介作者,或是简介写作背景,或是简介所用典故,或是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鹊桥仙》的注释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当年军中生活的豪情壮志与如今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做对比,自然表达出如今壮志未酬的感慨。 【点拨】 诗歌中注释的主要作用   1.简介作者 如2012年辽宁卷《初见嵩山》的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结合此注释中诗人“累遭贬谪”的遭遇,可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通过注释了解作者的经历等,对诗歌内容会理解得更全面、深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体验高考真题 解读阅读本质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 的问题。(11分)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 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 棋戏。②占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满 草、烟雨空蒙的 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 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和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解释上阕最后两句时,要注意“独去作江边渔父”的主语是词人本人。终日酣饮的酒徒都受赏封侯,自己却独自闲,有才无处施展。流露出作者对封侯的羡慕,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流露出壮志未酬之意,只能借此词发牢骚。 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处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镜湖不需君赐,本属闲散之人。词人壮志未酬,自然心生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词人借贺知章求皇帝让他回家乡当道士的典故,寄寓对皇帝的不满之情。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不屑以及愤慨不平。(3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3分) 2.(2013·新课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