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在多大年纪、什么地方初识李叔同先生的? 2.李叔同在学校里面负责讲授哪些课程?他所讲授的课程在学校有什么特殊地位?为什么? 3.李叔同先生当教师时,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出这种特点的?作者的这种写法对我们自己作文有何启发? 4.李叔同先生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提示:翩翩公子、留学生、…)贯穿他一生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5.试分析文章结构。提示: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李叔同先生的一生:翩翩公子、留学生、报社编辑、教师、学道断食、出家为僧。 李先生对我的影响:“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我”眼里的音乐老师李叔同? 6. 试着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体会其在文章起承转合中的作用。并在自己作文中努力学习使用过渡句,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提示: 例如“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 认真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见《弘一法师年谱》第三十九页)。 由这些诗作我们可以看出李叔同是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然他所生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却是国家动荡,内忧外患。对于个人而言人生最大的局限便是不能选择他所出生的时代,李叔同皆然。他在“理想”碰壁之后,便开始消极避世。这由他的诗句:“将军已老圆圆死,都在书生倦眼中。”便可以看出。既然他在现实中无法“直立”因而便退到艺术和宗教的殿堂。不光李书同,几乎所有中国的失志文人都是这样。李叔同的出家更能说明他是一个文人。最是文人不自由。历史上类似于李叔同的不乏其人,刘勰、屈大均、王国 维……文化铸造心态。李叔同的殉道精神,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是一个旧时代的生动写照。 但,李叔同的出家并不同于一般和尚,因为他仍然是积极的。他虽然痴迷于宗教但一心向真、向善。他在出家后诸艺俱疏,唯有书法割舍不下。他将佛法禅心融入笔下,形成了清净似水、恬淡自如的独特个性。他所写的:“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但观诸法空无我等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忧思和悲悯。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出世后的李叔同说法传经,普渡芸芸众生。可谓用心至善。我曾看见过一张李叔同晚年的照片,他那慈祥、宽容、无所不包的面容写满了对尘世生灵的悲悯、爱和呵护。那完全是一张大师的面容。李叔同的 出家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恰恰是一辈子的追求。 李叔同的人生之路,正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思索;不断寻觅,不断扬弃;不断认识,不断升华……最后终归大彻大悟的哲人道路。 李叔同的入室弟子丰子恺先生曾用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来分析李叔同。丰子恺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 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学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我与弘一法师”,见《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集》第106-10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可见,无论是早年的艺术还是晚年的宗教,从本质上讲李叔同都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 一句话,李叔同是大师。而真正的大师无不具有爱和善的天性,无不具有博大、宽容、悲悯的情怀……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优伶:旧时称戏曲演员。 青衣: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中年或青年妇女,因 穿青衫而得名。 老生: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古 典戏中挂髯口(胡须)。分文武两门,也叫须生。 花脸: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 物。因必须勾脸谱而得名,有铜锤、黑头、架子花等区别。 《茶花女》: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故 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 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 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 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 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弘一法师: 阅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