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人口问题与环境伦理导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环境主义者的可持续模式的曲解: 可持续经常被认为是“持续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 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可持续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都要求经济和社会发生改变。它也要求持续地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上的差距 Mark Sagoff警告不要过分依赖经济上的、谨慎的和科学的论断来支持环境主义。希望弱化资源缺乏和过度消费的提法,强化基于价值的精神上、美学上和伦理上的价值提法 可持续发展过于人类中心主义了。它考虑到资源耗尽会威胁到当代人以及后代人,但却忽略了对自然界的伤害 尽管可持续发展观并不是完整的环境观点,但它确实给出了当代生活方式应当走向何方的合理的模型 5.7 总结和结论 简单地应用标准的伦理学理论显然无法满意地回答环境问题 有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的工作要做 哲学伦理学需要突破传统 问题讨论 人口政策带来基本的伦理问题。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有孩子吗?若有限制的话,社会应当对生孩子设什么限制。 物质财富越多就越幸福吗? 消费过度和人口过度哪个对环境灾难更应负责? 你打算组成一个 (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家庭吗?为什么? 第5讲 人口问题和环境伦理 讨论:人口和消费 常听到的说法: 人口问题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谁可以多生孩子?生活水平高的?低的? 少数民族问题 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人口的分类:高消费与低消费 现阶段哪些人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环境 鼓励消费还是鼓励节约 年份 人口 1948 203 1958 660 1979 870 1982 923 2008 2100 北京市人口数量变化 1998年(亿) 2050(亿) 中国 12.55 印度 15.30 印度 9.76 中国 15.10 美国 2.74 巴基斯坦 3.57 印尼 2.07 美国 3.48 巴西 1.65 尼日利亚 3.39 俄国 1.48 印尼 3.18 巴基斯坦 1.47 巴西 2.43 日本 1.26 孟加拉国 2.18 孟加拉国 1.24 埃塞俄比亚 2.13 尼日利亚 1.22 伊朗 1.70 人类已经接近增长的极限 The Limits of Growth by Jay Forrester, Donella Meadows, Dennis Meadows Jorgen Randers, 1972 Beyond the Limits , the same authors as above, 1992 1996年估计约有11亿人无法得到干净的饮用水,29亿人缺乏卫生设施,8.41亿人,即世界人口的1/6,营养不良 联合国估计,每年约有500到700万公顷的农田因侵蚀而丧失 资源利用非均匀分布 美国以其5%的世界人口每年消费着39%的资源。更一般地,最富裕的10亿人消费着世界资源的80%。剩下的50亿人则只有20%的资源 若全世界都按美国的标准来消费资源,人均资源消费将提高到原来的6倍。这个估计包括矿物利用提高到7倍,木材制品提高到5倍,人工合成材料提高到11倍 人口压力加大,资源迅速减少,如何可持续发展? 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负翁、啃老、月光 寓言 蚂蚁和蝉 冬天,一只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 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 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 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吹箫,冬天就去跳舞吧!” 5.1 人口、消费和伦理学 The Population Bomb, Paul Erhlich, 1968 爆炸的人口增长要为日益扩大的环境破坏负责 The Closing Circle, Barry Commoner, 1971 工业社会受消费驱动的生活方式比起人口规模来更是环境破坏的根源 人口问题的争论: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 消费问题的争论:经济权利和对他人的责任问题 环境难民 因干旱、土壤侵蚀、城市扩大、农田丧失以及污染而导致上千万的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家可归也无土地的人群 生态移民 更多的人口→更多需求: →能源、住房、食物、工作 →更多的垃圾、污染 →更大的发展 人口过量→消费过度 非洲大象数量控制(人类如何控制) 伦理学上的人口目标 有没有? 哲学基础 ?What? 如何达到?How? 有无义务繁衍后代? 有无义务少生孩子? 未来仍未出生的后代有无权利出生? 消费过度了吗? 消费结构公平吗? 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有无责任? 人口目标是什么? 人类灭绝或许对这个世界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