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章动力传动系统仿真-2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5章 动力传动系统仿真 ——SimDriveLine对动力传动系统仿真 章节概览 3.1 部件模型 3.2 系统模型及仿真 四、离合器模型 1.离合器分类和结构 主离合器 闭锁离合器 换挡离合器 按功用 干式离合器 湿式离合器 按摩擦副的工作情况 切断或接通动力 接通过程中产生摩滑 四、离合器模型 1-活塞 2-外毂 3-密封环 4-外齿摩擦片 5-内齿摩擦片 6-内毂 7-回位弹簧 8-密封环 充油开始 初始升压 自由行程 升压结合 充油结束阶段 结构示意图 四、离合器模型 μ-摩擦系数; F-摩擦片法向压紧力; re-作用半径; Z-摩擦副数。 静摩擦系数对传递发动机转矩和过载保护有影响。 动摩擦系数对动载、摩滑功、摩擦热负荷有影响。 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比压、摩滑速度、温度。 2.摩擦转矩计算公式 对于金属型的摩擦副: 对于非金属型摩擦副: 1)作用半径 四、离合器模型 :主油压作用在活塞上的静压力, :回位弹簧力, 。 :离心油压作用力, 2)压紧力 四、离合器模型 四、离合器模型 3. 离合器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输入力矩:800(Nm) IC:800/60*2*pi(rad/s) 主动惯量:6kgm2 被动惯量:30kgm2 离合器压紧力信号 离合器模型 转速传感器 转矩作动器 转速传感器 单位转换 从rad/s到r/min 4. 离合器二自由度仿真模型 1)离合器参数 摩擦副数:4 作用半径:0.172m 动摩擦系数:0.06 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的比值:2 最大压紧力:89000N 4. 离合器二自由度仿真模型 2)离合器压紧力信号(无量纲) souces Time values:[0 1 3 10] Y values:[0 0 0.8 0.8] Signal-new-custom 直接改变点的坐标 3) 仿真结果 主动端转速 被动端转速 泵轮 涡轮 导轮 闭锁离合器 五、 液力变矩器模型 1.结构 2. 原始特性 —— 泵轮、涡轮转矩; —— 泵轮、涡轮转速; —— 油液密度; —— 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 传动比:  能容系数: 变矩比: 效率: 五、液力变矩器建模 3.动力学模型 —— 主动部分惯量(包括泵轮 及液体的惯量); —— 被动部分惯量(包括涡轮 及液体的惯量); —— 主动部分的输入转矩; —— 被动部分的阻力矩; —— 泵轮、涡轮转矩; —— 泵轮、涡轮角速度。 五、液力变矩器建模 4. 仿真模型 五、液力变矩器建模 仿真工况: 泵轮初速:1500 r/min 涡轮初速:600 r/min 泵轮惯量=0.8 kgm2 输出惯量=100 kgm2 输入转矩:500+30sin2ωt( Nm) 五、液力变矩器建模 五、液力变矩器建模 泵轮转速: 变矩器速比: 涡轮转速: 仿真结果: 作业 1、复习simdrive基本模块; 2、复习例题。 练习1:搭建行星传动系统仿真模型 制动器D 制动器C 离合器R 离合器B 离合器A 4前1倒变速机构 * * * * * Tin:输入(发动机)扭矩 Fn:摩擦盘之间的压紧力 Ie,Iv:发动机转动惯量,变速器/整车转动惯量 be,bv:发动机阻尼比,变速器/整车阻尼比 uk,us: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 we,wv:发动机角速度,变速器输入轴角速度 r1,r2:摩擦盘外半径,摩擦盘内半径, R:摩擦盘当量半径 Tcl:离合器传递的扭矩 Tf:离合器保持接合所需要的摩擦扭矩 * Mb:整车质量 g:重力加速度 Iyy:车体对重心的转动惯量 My:由于车辆加减速引起的扭矩,逆时针为正方向 * Mb:整车质量 g:重力加速度 Iyy:车体对重心的转动惯量 My:由于车辆加减速引起的扭矩,逆时针为正方向 * 两种状态:滑摩态和接合态。 由于在系统动态运行过程中,离合器接合/分离而使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所以离合器建模比较困难。 两种拓扑结构或者说两种模型之间的切换要小心处理,以保证新模型的初始状态与切换前模型的结束状态一致。 本例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判断切换条件; 正确设置模型切换后的初始条件(使用了Goto/From模块和积分器的外部复位功能) * 两种状态:滑摩态和接合态。 由于在系统动态运行过程中,离合器接合/分离而使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所以离合器建模比较困难。 两种拓扑结构或者说两种模型之间的切换要小心处理,以保证新模型的初始状态与切换前模型的结束状态一致。 本例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判断切换条件; 正确设置模型切换后的初始条件(使用了Goto/From模块和积分器的外部复位功能) * 两种状态:滑摩态和接合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