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间词抒写闺怨模式例说
花间词抒写闺怨模式例说
冯庆凌 摘要在《花间集》,},,以打写闺怨的作品居多。在众多的闺怨词,},,“娇r!}无力懒
梳妆”这一独特意象被)’一泛地运川,成为花间词打写闺怨所川最多模式之一,可以称得上
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做为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和延续,自必有
它的背景和条件:其一,往代打写闺怨或宫怨的文学作品,},,相类意象的运川,是形成花
间闺怨词这一打写模式的先声;其一,温庭药在接受齐梁宫体诗和唐代“青楼文学”影响
的同时,扬弃了齐梁宫体诗人刘一女性外在形貌的赏玩甚而是袭玩的低级趣味,把笔触延深
到刘一女性心灵的探索上,完成了“青楼文学”女性描写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其三,社会现
实及时代精神与词人的个人生活经历,促成了这一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花间词打写闺怨独特意象模式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
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
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糯,双双金鹤
鸽。”`i是花间鼻祖温庭绮《菩萨蛮》之
第一首,也是整个《花间集》的开篇之
作。除常州词派诸人的牵强解释外,人们
在评析这首词时的分歧还是很大的,但有
一点是无人否认的,那就是这首词的抒写
闺怨卞n。那么,在这首词中,究竞是于}-
么如此生动传神地表达了这种闺怨之情而
使众人在这一点上取得共识的呢?毫无疑
问,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句
词,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位闺人娇
墉、疏懒、白一无聊赖的深闺愁怨之情。关
于这两句词,顾学领先生在《读温庭绮
菩萨蛮)小记》②中,作了极精彩的分
析,这单就不赘叙了。
在《花间集》中,象这样以“娇墉无
力懒梳妆”这一典型意象来抒写闺怨的作
品很多,据笔者并不十分挑剔的统计,约
有五十多首,占花间词总量的十分之一,
儿乎可以说,这一独特意象是花间词抒写
闺怨所用最多的模式之一。对此不能一一
列举,在这!.,我们仅就这一模式来分析
儿首花间词,看这一意象在抒写闺怨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仍举温庭绮的一首词为
例:“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寨翠幕,
妆浅旧眉薄。春梦i1,关情,镜中蝉鬓轻。”
这是温庭绮《菩萨蛮》之第五首,写闺中
思妇的一场春梦及梦醒后的情态与心理。
上片写梦及醒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别
离、相思使得她魂牵梦萦,因而在梦中,再现了她与所爱别离时的情境:杏花含
露,如惜别之泪;杨柳依依,似不舍之
情。此情此境,令她不堪忍受,使她从梦
中醒来,梦醒所见是孤灯一盏、残月一
弯,所闻乃是莺儿的啼叫声(不是被莺啼
惊醒)。闺人此刻的怅恨、哀怨是难以言
表的,而作者则是通过对残妆和她朦懒的
姿态的描写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的。梦醒
起床,揽镜自照,宿妆己残、眉黛褪色,
但她却无心理妆,而是深深地沉浸在对夜
来春梦的追忆之中,“春梦I I,关情”中的
一个I I,字,传神地刻画出她对镜凝思的神
态。蓦然回神,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形
象,“镜中蝉鬓轻,,,“蝉鬓,,)西着一“轻,,
字,是鬓发蓬乱的传神写照,由此可以看
出,闺人非但形容憔悴,更显出其内心难
以舒解的苦闷之情。从词的点染乎法来
说,前面所写的“灯、月、晓莺、妆浅、
眉薄”都是在染,而后面的“I I,关情”与
“蝉鬓轻”则是点,II:是这样的点染结合,
才使这种残妆墉整的意象把闺怨之情表达
得淋漓尽致、传神入妙。
温庭绮既为花间鼻祖,我们就再选他
的一首《更漏了》来分析一下:“玉炉香,
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
残,夜长袅枕寒。梧桐树,二更雨,不道
离情II: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
明。”玉炉焚香,红烛滴泪,画堂空寂,
玉人独卧,相思夜永,袅枕生寒,梧桐夜
雨,倍增接凉。就是这样的环境,就是这
样的情思,那么,闺人的形象又是如何
呢?“眉翠薄、鬓云残”,可见,这是一位
残妆的美人。自占以来,翠眉与云鬓就是
美人的专利,但在这单,美人专用词的后
面,分着“薄”字与“残”字,这就不仅
仅是写出了闺人黛眉色减、云鬓蓬乱的外
观形貌,更揭示出她内心中难以言喻的离
愁别怨。II:是这种离情别怨,使她辗转反
侧,无眠终宵,以至于眉薄鬓残,II:是这
一形象,才使下句“夜长袅枕寒”的感受
有了意象基础,联系对室内环境和梧桐夜
雨的描写,闺人那缠绵徘侧、哀感接艳的
深闺愁怨,便如玉炉上袅袅的香烟,弥漫
了整个空间,又如那滴滴烛泪和声声夜
雨,一下下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具有极强
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花间词的第一位代表人物韦庄,
也有这样的词,这单仅举《思帝乡》之一
来作一分析:“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
垂无力,枕函敞 o翡翠屏深月落,漏依
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这首词写
的是闺人因思念所爱而深夜无眠直至天晓
的情景。作者首先描绘了闺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