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例说
散文阅读例说(先读懂再做题)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屠雯
(一)考什么——
14题考布局 ①张本②开启下文③蓄势④定向⑤点题⑥总览全篇⑦设疑⑧引情(张开旭定点总摄影);
15题考含蓄句 将比喻、象征、用典句(去比喻,去举例,去否定,去旁及)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直接说明(点穿说透));
16题考内容提要 (文眼、中心句)要瞻前顾后,关照全篇或概括全文内容(逐点概括);
17题考文章写法 特别要提挈全篇,高度重视情态语(分条提炼)
(二)如何抓——标段·划块·关键词
总览·梳理·提炼·定位·对照(总输铁定对)
总览:排除一切杂念,静下心来把文章通读两遍,去粗取精,得意忘形,一把抓住文本的“神”,对文本准确定向,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管试卷中有无要求,均应养成每读一件作品,都要在心里或在草稿上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题。如2010年全国2卷第五大题文本《大河家》:经风雨,见世面;去喧嚣,去浮躁。如2009年全国2卷第五大题文本《岳桦》:做人应该像岳桦一样坚定顽强,奋发向上。如2011年贵州模拟卷五大题文本《夜雨剪春韮》:崇尚本真,追怀失去的美好。
梳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用铅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完标完后再回头粗分一下段落层次,用 // 标明,概括其大意。切记不要怕耽误时间,这是做对题的必要铺垫。
提炼: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是筛选的分条作答,是整合的去粗取精,提取“公因式”,要流畅而不能有语病。
定位:14~17题切不可一下看完,因为这样作思维要受干扰,每次只能认真看一道题,然后对位复读,确定范围。
对照:做完后要把自己的解答代回“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有没有出入。
(三)怎样答——(要有墙柱关过龟)
要点齐全:对照题目要求,对文本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鉴赏、分析,力争做到要点齐全,没有遗漏。
有问必答: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明确。对题目的要求一定要以“字”或“词”为阅读单位,细心揣摩,切忌以“行”为阅读单位,粗枝大叶地“扫描”,导致出现审题的盲点、误区。
强化分析:分析题的答题内容,要像一篇微型议论文,要有论点,有论据。最好先写论点,用冒号(:)提示后,再写论据。要避免乱用“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突出感情”、“深化主题”之类的词语生搬硬套。
注意配分:如果题目是4分,通常是两个层次:找出关键词或提炼主题词2分,展开分析2分,注意“三定”和 “抠开看”; 6分题通常有三点或6点,最好标序作答,要严格按照“问题——分析——小结”的思维流程回答(最好先打草稿)。
关注重点:词语解释体现三个层面—词典义、文中义、言外义;结构句要说出在布局上的作用;含蓄句要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它的实质,如果题目有明确要求,还应指出其特征和效果。
过程完整:一件事,一个理,一份情感,一种感悟,其表达一定有一个历程,我们在转述时也一定要将它说清楚,讲明白。
规范清晰:答题用语要滴水不漏,不能说半截话,要把关键词放在最前面,要有“三定(定位——是什么,定性——为什么,定价——怎么样)”意识,要“抠开看(抠字眼,把语句完全展开,看结构、修辞、描写、抒情、立意等方面的效果)”,书写要粗细匀称,大方美观。
★(010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7题。
大河家 张承志
①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②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 、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③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④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的有十几座之多。
⑤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⑥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⑦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⑧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