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讲堂学习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高德荣篇1质管部2015年12月1、个人简介2、“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2.1公路2.2草果2.3教育2.4家人3、我的“阿摆”4、延伸阅读目录2高德荣(1954一 )独龙族,云南贡山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1岁)。1975年8月起,先后在怒江师范学校、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完小工作(21岁)。1984年3月起,先后任贡山县独龙江区(乡)副区长、党委副书记、乡长(30岁)。1990年6月,任贡山县人大常委会法纪科科长(36岁)。1993年8月,任贡山县副县长(39岁)。1998年8月,任贡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43岁)。2001年8月,任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47岁)。2006年2月,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52岁)。2014年5月退休(60岁)。31、个人简介4您是时代楷模,不仅是独龙族带头人,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有你们带动,独龙江乡今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习近平1、个人简介先后五赴独龙江的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曾咏叹:如果以前有人问我,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会说是让人流泪的地方;今天你再问我,我答是“人间天堂”独龙江!提起独龙江,绕不开一个人——高德荣,大家习惯叫他“老县长”。2、“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5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江人翻越高黎贡山走到贡山县,来回要半个月。新中国成立后修通“人马驿道”,一个来回要六七天。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贯通,除去大雪封山,七八个小时可到县城。而正在收尾的新隧道通车后,三个小时可到县城。今年(2014年)元旦前夕,老县长和几位基层领导喜不自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报告独龙江隧道即将贯通的好消息。“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总书记的回信,让独龙江沸腾了。2.1公路62.1公路7(高德荣给独龙江隧道施工队官兵戴上“英雄花”。)今年(2014年)4月10日,新隧道终于打通。老县长带着群众早早来了,他们采了杜鹃花,把独龙人民的“英雄花”别到施工人员胸口。2.1公路8独龙江“开山”时,每年都要推雪通路,短则两个多月,有时要从3、4月推到7、8月。老县长每年都会来,“他在意他那个民族,想早一点通路”。2007年5月,老县长又来了,他自封“队长”,还取名“雪山飞狐推雪队”。他和交通局的职工一起睡工棚、吃干粮,“盖三床被子还嫌冷”。积雪厚达四五米,推起来得凭感觉。一次快收工时发生雪崩,一下子把驾驶员和老县长埋了进去。 “要不是急退了三四米,恐怕扒不出来了”,当年一起被埋的驾驶员褚丽光说。 任县长期间,高德荣就制定了“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道路方案,打破贡山“口袋底”。他拿着地图,用红笔标出需要建设的“路”,翻山越岭去考察,住牛棚、宿江边,四处汇报、争取。 这些“图上的路”,渐次“落地”了。如今在独龙江乡采访,一天就能跑完全乡。2.2草果9老县长“躲记者”出了名,他尤其不愿多谈自己。但和他聊聊草果,他就兴奋起来,介绍这个村种了多少,那片山有多少亩,末了还说:“这是独龙人民的‘绿色银行’。”草果看起来像草,能长两三米高,活二三十年。红灿灿的果实结在根部,是上好香料。老县长挑三拣四,选中草果:一则气候湿润适合草果生长,森林是“天然凉棚”,不用砍树;二则草果是“懒庄稼”,群众易接受;三则作为调味香料,烘干后耐储存,市场风险小。2.2草果10高德荣指导农户掌握重楼种植、管理的正确方法高德荣 独龙族再不能出文盲和穷人了。独龙族必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具备和外界交流的能力,不然即使脱了贫,迟早还会返贫。目前,独龙江乡种植草果4万多亩,人均近10亩。今年全乡草果收获近300吨,按每公斤六七元算,就是200多万! 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群众还靠救济粮,靠狩猎、打鱼、挖野菜果腹充饥;2010年前,大部分群众住的还是茅草房、木头房,人均纯收入不到900元。 种草果是门技术,播种、分株、除草、培土、排灌都有学问。老县长建起草果基地,分批手把手地培训村民。培训虽然免费,还是有人不愿来。老县长就自掏腰包,发工资请他们来管理草果基地——等草果苗长好了,再白送给他们。2.2草果11现如今,老县长又领着乡亲们种起了重楼。“独龙江雨多,草果开花时碰到下雨会减产”,老县长分析:“重楼不怕雨,大森林里长出的重楼最好了!” “听说您还要搞‘独龙茶’?”记者问。 “谁说的?”老县长反问:“草果、重楼够奔小康了,计划一大堆,不如办一件实事。”2.3教育12老县长说:“没文化素质,独龙族还会返贫;独龙江不能再生产文盲和穷人了!” 他任县长时,全县财政收入一两千万,却用二三十万建了所完小。 在独龙江乡办九年一贯制教育,曾经是高德荣的一个“心结”——有件事刺痛了他。(高德荣常年不顾下雨塌方危险徒步奔走于独龙江乡高山峡谷。)高德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