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

“北京李大钊故居” 解说词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七岁入私塾读书,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发证专门学校。 1913年10月,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第一次来到北京,曾经凭吊圆明园故址,为“只余破壁颓垣,残歭于荒烟蔓草”,而“感慨系之”。为实现“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认为学习政治有助于救国,去日本留学,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作为支持其复辟称帝的条件。李大钊认识到:日本维新时代是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然在今日谋中国民族之解放,已不能再用日本维新时代之政策”,“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值洪宪之变而归国。”李大钊以这样的政治理念,为开展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于1916年5月弃学归国。 1916年5月,李大钊在北京出任《晨钟》报编辑主任。该报于1916年8月15日创刊。该报主持人蒲殿俊与李大钊政见不同,合作难以继续,李大钊遂于9月初辞职,到北洋法政学会《宪法公言》任编辑,1917年1月该刊终刊。李大钊受章士钊之聘编辑《甲寅》日刊。此时,李大钊以发表的《风俗》、《国情》、《青春》、《民彝与政治》等文章,为学界和社会进步人士所知,在《甲寅》日刊上发表的大量文章,更是针砭社会时弊,抨击军阀统治,成为先进文化领军人物。 1917年7月,因躲避张勋复辟的抓捕,李大钊去上海。1918年2月,回到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自后凡全国趋向民主之一举一动,从五四说起,几无不唯守常马首是瞻,何也?守常之强,其诚势之性感人深也。” 1918年1月,在章士钊的推荐下,蔡元培聘请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任职北京大学以后,生活条件有所改观,每月有200多银元的收入。9月,曾接家属来过北京。李大钊没有购置房产的打算,因为他对收入有另外的安排。就是济他人困难,助公益事业。家属只是来住上一段时间。直到1920年春天,李大钊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暑假后家人在这个院子里长住,开始有稳定的家庭居住地。 这是一座院落的后院,自成一体的三合院,有正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现在依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回忆,恢复1920年春至1924年1月间,李大钊一家在此居住时的原貌,以突出反映李大钊的家庭生活和革命活动。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直重视文物保护,1979年8月21日,这处李大钊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式定名为:北京李大钊故居。因为李大钊在北京期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有多处,这里是他在故乡之外和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北房堂屋: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用餐场所 堂屋和西屋为一个通间,是餐厅兼李大钊全家人的活动场所。在这间屋子里,曾经接待过陈独秀、邓中夏、梁漱溟、章士钊和吴弱男夫妇等众多同志和友人。 两个掸瓶,中间一个座钟,寓意终生平安。 李大钊将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取宋代诗人陆游《文章》一诗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并书写此联多次,分别送给杨子惠和吴弱男。家中也一直悬挂此联。现在已经成为李大钊一生精神风范的写照。 李星华在《回忆父亲李大钊》一书中曾经写有:“记得在我们堂屋的北墙上,挂着一幅镶在玻璃框子里的名画,画里的情景非常吸引我们。上面画的是一个年轻妇女坐在高山岭上,怀里抱着一个乐器,正在弹奏。在她的周围,四面八方全都被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围满了,有的蜷伏在地上,有的趴在山岭的树枝上,有的在空中飞旋。”现在的这幅画,就是依据这段文字重新绘制的。此山形式像昌黎五峰山。 李大钊是“少年中国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学会的宗旨是有志青年,振兴中华。因为经常要与会员取得联系,家庭地址总要及时告诉大家。这则消息刊登在学会机关刊物《少年中国》第2卷第4期上,时间为1920年10月。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怀念友人的佳作。李大钊曾书写此诗送给友人。 当时,大学教授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北京大学教授家中都有电话。那时,北京电话分东、西两局。李大钊家的电话号码是西局2257号。胡适家的电话,则是东局2429号, 北房东屋:李大钊夫妇的卧室 李大钊与夫人赵纫兰于1899年结婚,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多是学校寒、暑假期。赵纫兰比李大钊大6岁,识字不多,在家服侍祖父,抚养子女,支持革命事业,含辛茹苦。李大钊、赵纫兰共同生活27年,而在一起最长久的日子,就是在这院子、这房间。 据李葆华回忆:“到北京后,母亲又接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