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MGlecture第七章3蛋白质的降解2012要点.pptVIP

AdvancedMGlecture第七章3蛋白质的降解2012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蛋白质的降解-3 主要内容 概述 1. 泛素和泛素化 2. 26S蛋白酶体 3. 泛素化的生物学意义 4. 类泛素蛋白 5. 非泛素化的蛋白降解途径 蛋白降解速率 影响蛋白寿命的因素 内在稳定性 (“遗传编码序列) 固有的生物物理特征 外界环境 温度 pH 降解活性 特异机制 定位 相互作用蛋白(partners) ? 成熟蛋白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除已被切除的N端甲硫氨酸之外,但包括翻译后修饰产物)在蛋白的降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当某个蛋白质的N端是甲硫氨酸、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时,表现稳定。 ? 其N端为赖氨酸、精氨酸时,表现最不稳定,平均2-3分钟就被降解了。 真核细胞中的两种蛋白降解途径 Lysosomes (溶酶体参与的蛋白降解途径)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phagocytosis Proteasomes:???for endogenous proteins (蛋白酶复合体参与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transcription factors cell cycle cyclins virus coded proteins improperly folded proteins damaged proteins Death by Proteases ? 在大肠杆菌中,许多蛋白质的降解是通过一个依赖于ATP的蛋白酶(称为Lon)来实现的。 ? 当细胞中存在有错误或半衰期很短的蛋白质时,该蛋白酶就被激活。 ? 每切除一个肽键要消耗两个分子ATP。 半衰期(Half-life) – 蛋白质被降解或变性一半时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依赖于你所采用的方法) Turnover – 蛋白从其合成到降解的时间间隔(Lifespan ) 稳定性(Stability) - Subjective property 一个成熟蛋白在某一条件下的天生具有易于变性的趋势,为蛋白的固有属性 变性(Denaturation) – 一个多肽整个或部分去折叠 降解(Degradation) – 肽段的蛋白水解 泛素化(Ubiquitination) = Ubiquitylation 蛋白酶(Protease) = peptidase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龙·切哈诺夫(以色列) 阿夫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 欧文·罗斯(美) 找到了人体细胞控制和调节某种人体蛋白质数量多少的方法。他们发现人体细胞通过给无用蛋白质“贴标签”的方法,帮助人体将那些被贴上标记的蛋白质进行“废物处理”, 使它们自行破裂、自动消亡。泛素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能够清除错误蛋白质,对细胞生长周期、DNA复制以及染色体结构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对于理解细胞的许多生理过程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泛素(Ubiquitin)和泛素化(Ubiquitination) 真核蛋白的降解依赖于泛素(Ubiquitin) 76 氨基酸残基 高度保守 3 amino acid changes yeast to human 热稳定(Thermostable) 1975 年从小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 真核细胞依赖于泛素的蛋白降解途径 ? 1. 细胞内即将被降解的蛋白首先在ATP的作用下与泛素相连(需要E1, E2, E3三种酶的参与) 2. 将该复合体运送到特定的蛋白降解体系“26s proteasome”中直到完全降解 3. ubiquitin recycle Ubiquitination (泛素化) Ubiquitinating enzymes E1,E2, E3 - thiol ester bond(硫羟酸酯键) Final target - isopeptide bond between a lysine(K) residue of the substrate (or the N terminus of the substrate) and ubiquitin Ubiquitin Conjugation: A 3 Step Mechanism Ubiquitin的第一次激活 Ubiquitin 被乙酰化; E1激活酶Cys上形成-SH化学键; E1转移Ubq 到E2 连接酶上. 多泛素化 (Polyubiquitination) E2 连接酶 is bound by E3 ligase which transfers Ubq to the target protein Why have a 3-step ubiquitination process? Ubiquitin E1 (1) E2 (12-30) E3 (200?) -- HECT-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