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控制分析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二节 传播者与媒介专业主义
控制分析包含两个方面:
考察外部制度对传播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
考察传媒机构内部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的制约。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着制约和控制的部分。
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1、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
2、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体现 1:传播制度要积极维护社会制度;
2 :传播制度的失控会影响到社会制度的稳定。
二、传播制度中媒介控制的形式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积极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0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积极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我国
A、公有制。报刊和广播电视台实行审批制 。
B、广电实行地方和中央双重管理
C、互联网站的创办实行许可制和备案制
D、广告经营须向工商机关申请登记
E、新闻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外国
A、书报刊一般采用私有制;
B、广播电视等采用公营为主、私营为辅。
公营机构:BBC,NHK,VOA。
私营机构:ABC,CBS,NBC,FOX,CNN
审批制?
审批制是指一国的公民或法人设立出版单位,首先必须向该国的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立申请,经主管部门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后,设立出版单位的发起人才能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之后方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出版发行活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简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中宣部),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中宣部的主要职能是管控意识形态、新闻出版甚至教育方针。
掌管全国宣传、文化、出版工作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对意识形态工作所涉及的理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对外宣传、宗教等主要方面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单位。
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随后更名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宣传创作的方针政策、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的把握、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节目的进口和收录管理、活动宣传交流监管等一系列与影视娱乐相关的业务。
?大象融媒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是河南广电整合旗下民生频道、经济广播、东方今报、魅力中国杂志、映象网、大象网、新浪河南、睛彩中原频道等多家媒体单位成立的新型媒体集团。
拥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网络电视台、IPTV、手机报、手机电台、手机电视、手机客户端、移动电视、户外大屏等13类主流媒体业态和30多个媒体传播平台。?????
所属行业:报刊/媒体/出版/印刷公司性质:国有成立日期:2014年10月员工人数:2000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世界各国实行新闻法治的形式有两种:
A、一种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或新闻出版法、广播法、电视法、大众传播法等。
B、另一种是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而是在宪法、 刑法、 保密法等法律中设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 ,如刑法中的诽谤罪条款等 。
例如:美国宪法第 1号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
清末: 《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6)
《大清报律》(1908)
北洋政府: 《报纸条例》(1914)
《出版法》(1914)
《管理新闻营业条例》(1925)
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19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