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章的主要内容: 研究石油的成因的主要目的: 指导石油勘探、预测石油的储量 了解石油的化学组成上的某些特点与石油成因的关系。 关于石油的成因,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有争论,主要原因在于: 石油在地下易于流动,现在找到的油、气藏的地方往往并不是石油生成的地方。 通过运移,现在的石油组成并不代表其本来面貌 。 石油形成过程发生几亿年前的地层深处。 研究石油的成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生成石油的原始物质 原始物质变成石油的原因和过程 石油的运移和富集 关于石油生成的原始物质,有两大学派: 无机成因学派 有机成因学派 第一节 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 无机成因学派的主要论据: 通过无机途径可以形成一定量的烃类 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熔岩中含有烃类 许多天体上存在烃类 无机成因学说: 碳化物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创立,主要观点是在地球形成时期,碳和铁变成液态,相互作用形成碳化铁,保存在地球深处,地表水沿着地壳裂缝向下渗透与碳化铁作用而形成了烃类。 宇宙说,俄国学者索科洛夫创立,理论基础是在一些天体中发现了碳氢化合物,认为这是宇宙中所固有的。 岩浆说,前苏联学者库德梁采夫提出,主要观点是碳和氢不仅存在于太阳和星球中,而且也存在于地球的岩浆中,在高温高压下它们形成各种烃类。 无机成因的致命弱点: 脱离了地质条件来讨论石油的形成 将宇宙中发现的简单烃类与复杂的石油烃类等同起来。 目前比较公认石油成因: 有机成因学说--能够指导生产并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第二节 石油的有机成因说 有机成因学说的主要观点: 生成石油及天然气的原始物质: 既有动物又有植物,而以低等生物为主。 石油及天然气的生成环境: 既有陆相生油,又有海相生油。 一、生油的原始物质 石油是地质时期中生物遗体(或有机残体)在适当条件下生成的。形成沉积物中有机质最重要的生物有四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高等植物 细菌 生物有机质的主要生化组成: 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类脂 1、木质素 木质素的特点: 不易水解,但可被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 在缺氧的水体中,在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木质素分解,与其它化合物生成腐植酸,腐植酸又与烃类形成络合物,从而成为烃类从陆上流到海洋的运载体。 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是丹宁,它们都是沉积有机质中芳香结构的重要来源,是成煤的重要前身物,也可生成天然气。 2、碳水化合物 亦称糖类,几乎所有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中都含有糖,糖的通式可用Cx(H2O)y表示,故称碳水化合物。糖按分子大小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多糖中对形成沉积岩中有机质最有意义的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成煤和气的主要原始物质 。 3、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切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中除水外,其余80%都是蛋白质,它是20多种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酸、碱、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水解形成氨基酸。有机体死亡之后,氨基酸仍保存在遗骸中。 4、类脂 指所有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低极性有机溶剂的脂状物质,其中包括:油脂、蜡、萜类、烃类和色素等。 类脂的特点: 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保存下来; 其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与石油烃类最接近,因而被认为是生油的主要原始物质。 二、生油环境 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发育,从而具备了丰富的生油原始物质。 在海洋或湖泊中,不仅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还因水体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阻止了有机残体的腐烂分解,于是与矿物质一起被沉积埋藏起来。因此海洋、湖泊、三角洲等古地理区域都是生油的有利地区。 随着沉积盆地的不断下沉,沉积物不断加厚,地层的压力与温度也不断增加,沉积物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变成了沉积岩,含有分散有机质的沉积岩称为生油岩。 除了浅海外,内陆湖泊也有丰富的有机残体,并具备还原条件,是良好的生油区 。 在我国除塔里木属于海相生油外,绝大多数油田都是在陆相条件下形成的。 三、有机残体的演化和油气生成的阶段性 通过对生油岩剖面的详细研究表明,只有当生油岩埋藏到一定深度并具备一定湿度时,原始有机质才能转化成石油烃。 沉积岩 中的有机质的组成部分 沥青:溶于有机溶剂 干酪根:不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是高分子聚合物,呈暗棕色细软粉末,分散在沉积岩中,占80~90%,是由有机残体演化而成的。 干酪根演化生成石油烃的三个阶段: 干酪根形成及生成甲烷气阶段 干酪根裂解成油阶段 干酪根裂解成气阶段 1、干酪根形成及生成甲烷气阶段(未熟阶段) (1)干酪根的形成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类脂的 分解产物 CO2、CH4、NH3、H2S、H2O 氨基酸、糖、 酚、脂肪酸 氨基酸、糖、酚、脂肪酸的缩聚产物 腐殖物质:来源于高等植物,以酚结构为主,脂肪结构较少。 腐泥物质:来源于水生生物,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