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ppt

高考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答案1] “山月不知心里事”把“山月”拟写成不懂自己内心愁苦心事的人,说明主人公无人可倾诉内心的愁恨,“水风空落眼前花”写出了主人公对眼前的落花因内心的愁苦而无心欣赏,刻画了一个满心苦恨却无人诉说、内心孤独的主人公形象。 [失分原因] 学生1因对诗句中“月”“花”等意象的分析不到位,对主人公形象的特征把握不准确,概括不全面。把分析当作概括,这是中学生作答此类题目时存在的一个通病。 学生2对诗句内容理解有偏差,“水风空落眼前花”借花被风吹落,表现内心的悲伤,并非写自己年华易老。“以花自喻”这一手法的解说错误,联系诗句,作者是借“山月”“水风吹落花”等景物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愁苦之情,不是“以花自喻”,属于乱贴标签。 [学生答案2] “水风空落眼前花”,写了从水边看花,花都被风吹落了,借花写自己的年华易老。刻画了一位对月诉说心事,月却不理解,以花自喻的孤独寂寞的人物形象。 1.解读标题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上述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梦江南”,寓意明显,作者要抒发的就是哀婉、凄美的情感。 2.知人论世法。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方法。晚唐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词风浓绮艳丽。了解了这一点,对于鉴赏这首《梦江南》具有重要意义。 3.抓关键句法。这里的关键句包括人物描写句、含有典故的句子等。古代诗歌往往以片断的形式来刻画人物,用一个神态、动作、微妙的心理变化等表现人物性格,所以,概括人物形象,一定要联系诗中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进行分析。上述试题中的关键句就是命题中所用的三、四两句“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这两句诗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对比,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4.分析注解法。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及作品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导引 真题试做考点聚集 思路规范热点精讲 误区规避难点突破 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栏目导引 真题试做考点聚集 思路规范热点精讲 误区规避难点突破 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1.(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2.(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