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_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第四章
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4 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各种图像探测器接收的信号都是以大气作为传输媒介的电磁波。而大气本身对辐射有折射、吸收和散射等作用,将造成辐射能量的衰减,即大气的传输特性直接影响图像探测器的探测效果,很多技术指标的制定都与一定的大气条件相对应。
一、大气层结构
根据大气的温度、成分、电离状态和其他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将大气划分成若干层次:
§4.1 大气的构成
对流层集中了约80%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对流层温度变化较大。
平流层集中了约20%的大气质量,水汽非常少,臭氧含量非常丰富。
光电成像系统基本上工作在对流层或平流层下部(20-25)。
§4.1 大气的构成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混合物,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混合而成,可分为干洁大气、水蒸气以及其他悬浮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1. 干洁大气
干洁大气是指不含水蒸汽和气溶胶粒子的大气。分为:
常定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点变化很小。主要有氮、氧、氦、氢、氖、氩、氪和氙等,占据了绝大部分干洁空气的体积。
§4.1 大气的构成
可变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点的改变而变化。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臭氧、氨、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所占体积很小,但是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贡献大。
2. 水蒸气
由大气层结构可知:大气不干燥,含有水蒸气,并且水蒸气的含量随地理位置、温度、季节及气层高度而变化。水蒸气主要集中在4km以下的气层中,在14km以上的气层中,其含量变化很小。
水蒸气对辐射衰减非常严重,是光电成像系统设计、分析和使用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4.1 大气的构成
描述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方法:
水蒸气分压强ev,单位是标准大气压(atm)或毫巴(mb,1mb=100Pa);
体积比浓度,单位是%;
混合比或质量密度比—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质量,单位是g/kg;
绝对湿度H—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单位是g/m3;
饱和水蒸气含量—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的最大值,只与温度有关;(露点温度表示湿度-露点与气温的差值表示大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4.1 大气的构成
相对湿度Hr—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质量分数Ha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绝对湿度H与水蒸气压强ev的关系是:
如果相对湿度Hr=100%,对应的水蒸气压强称为饱和水蒸气压强:
§4.1 大气的构成
3. 气溶胶粒子
气溶胶粒子是分散在气体中的固体微粒(半径小于几十微米)或液态粒子 (图4-2不同成分的尺寸)的悬浮体系。
大气气溶胶粒子浓度由于重力原因随高度按指数衰减,在对流层的这种变化趋势为:
其中,N是粒子浓度,z为高度,h0是与气候和地区有关的特征高度,见表4-2(不同能见度条件下)。
气溶胶粒子对光波将产生散射,并且不同尺度的粒子对不同波长的光波散射也不一样。气溶胶粒子尺度的分布决定了光波的散射。
§4.1 大气的构成
目前,普遍采用广义伽马分布来描述气溶胶粒子尺度分布的成因:
式中,r是粒子半径,n(r)是半径r处单位半径间隔内气溶胶粒子浓度,a、b、c、d是拟合参数,选择不同的拟合参数分别描述雨、雾、云等粒子的尺度分布和宏观的光学特性。
三、大气模式
§4.1 大气的构成
大气的成分随地理位置、季节和温度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大气的光学性质有明显影响,局部区域大气成分只沿高度方向变化。
描述大气特征的主要参数:气压、温度、温度递减率和密度等的地面值及它们的高度轮廓。并且这些参数复杂多变。
1. 标准大气
标准大气的定义:能够粗略地反映周年、中纬度状况的,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假想大气温度、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所定义的标准大气多年作一次修正。
使用1976年美国标准大气30km以下作为国家标准。
§4.1 大气的构成
标准大气的典型用途:用作压力高度计校准,飞机性能计算,飞机和火箭设计,弹道制表和气象制图的基础,假定空气服从使温度、压力和密度与位势发生关系的理想气体定律和流体静力学方程。
2. 分析模式
气压、密度和温度等参数随几何高度的分布可按照以下几种分析模式进行拟合:p93
等密度模式,式(4-6) ;
等温模式,式(4-7) ;
多元模式,式(4-8) 。
§4.2 大气消光和大气窗口
大气是混合物,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混合而成,是复杂的光学介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8万吨聚甲醛工艺的初步设计.docx
- 3D3S 基本操作手册.pdf
- 2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真题.doc VIP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 房地产市场报告 -天朗2024年报【在时代洪流的弄潮中 尽显从容-把脉逆周期调解下大的北京房地产市场】.doc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共27张PPT).pptx
- 年产25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x
- 2023徐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pdf
- 毕业设计(论文)-反铲式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doc
- 工程训练(广东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