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P244
1.肽链内切酶(蛋白酶):产物为短肽段
2.肽链外切酶(肽酶):羧肽酶和氨肽酶,产物为游离Aa
3.二肽酶:水解二肽,产生游离Aa
4.植物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
5.动物蛋白酶:胃蛋白酶(HCl激活)、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激活)、胰蛋白酶(肠激酶激活)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 Metabolism
胰蛋白酶:R1=Lys、Arg侧链(专一性较强,水解速度快)
胰凝乳蛋白酶:R1=Phe, Trp, Tyr; Leu,Met和His水解稍慢
胃蛋白酶:R1和R2=Phe, Trp, Tyr; Leu以及其它疏水性氨基酸(水解速度较快)
嗜热菌蛋白酶:R2=Phe, Trp, Tyr; Leu,Ile, Met以及其它疏水性强的氨基酸(水解速度较快)
蛋白酶水解
二、氨基酸的分解
1.脱氨基作用(Deamination)
α-Aa在酶的作用下氧化脱氨生成α-酮酸,并放出游离NH3的过程。P247
(1)氧化脱氨基作用
(不需氧)
NADPH+H+
过氧化氢酶
L-Aa氧化酶
FAD
FADH2
FADH2
FAD
L-Aa氧化酶:FMN或FAD为辅基(最适pH=10,正常条件下活力低)
D-Aa氧化酶:FAD为辅基(活力强、分布广、但D-Aa不多,作用不大)
(2)非氧化脱氨基作用P250
①还原脱氨
RCHNH2COOH+2[H]→RCH2COOH+NH3
②水解脱氨(脱酰胺基)
asparagine aspartate
Asparaginase
Asn酶
③直接脱氨
④脱水脱氨
Ser脱水酶
(3)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Aa的α-NH2转移到α-酮酸上,生成相应的另一种α-酮酸和α-Aa,这种作用称转氨作用。P248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转氨酶>50种,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PLP),较为重要的有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
转氨酶
PLP
谷丙转氨酶
PLP
谷草转氨酶
又叫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
又叫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
转氨作用是连接糖代谢和Aa代谢的桥梁,转氨作用在生物体内极其普遍,除Gly、Lys和Thr外,其余Aa均可参与,特别注意下面三种Aa的转化。
丙酮酸 Ala
α-酮戊二酸 Glu
OAA Asp
转氨基——本质上没有真正脱氨。
(4)联合脱氨作用(Transdeamination)
转氨作用和L-Glu脱氢酶的氧化脱氨作用联合进行称联合脱氨作用。P248-249
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NADP+
NADPH+H+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合成酶
腺苷酸脱氨酶
裂解酶
2.脱羧基作用(Decarboxylation)
(1)直接脱羧P251
γ-氨基丁酸
L-谷氨酸
Glu→γ-氨基丁酸
(对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有抑制作用)
Asp→β-Ala(泛酸组分)
Trp(脱氨、脱羧、氧化)→吲哚乙酸
(植物生长素)
His→组胺(降血压作用)
Tyr→酪胺(升血压作用)
Ser(脱羧)→乙醇胺→甲基化成胆碱
↓ ↓
脑磷脂 卵磷脂
(2)羟化脱羧
↓
黑色素
酪氨酸酶
↓
生物碱(植物)
+1/2O2
3.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氨基酸
(1)NH3的代谢P252
氨中毒原理
L-谷氨酸脱氢酶
①合成新的Aa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②生成铵盐
氨+有机酸→铵盐
③生成酰胺——储存氨的形成
④尿素的形成——鸟氨酸循环
鸟氨酸+ NH3+CO2→瓜氨酸
瓜氨酸+ NH3→Arg
Arg → 尿素+鸟氨酸
H2O + 2NH3 + CO2 + 3ATP → NH2-CO-NH2 + AMP + PPi + 2ADP + Pi
(2)α-酮酸的代谢P254
再合成Aa
进入TCA循环,氧化成CO2+H2O
转变成糖和脂肪
生糖Aa: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糖(逆EMP)的Aa
生酮Aa:在体内可以转变成酮体的Aa
生糖兼生酮Aa:既可生糖,又可生酮的Aa
NO3 - → NO2 - → N2
还原↓ 固氮作用
含N化合物 →→ NH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