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基础理论-电磁学要点.ppt

第二章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基础理论-电磁学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电磁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理论基础 生物电磁学是研究生物体电现象和磁现象以及生物电磁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生物电磁学是建立在膜生物物理学基础之上的侧重于从宏观角度研究生物电现象和生物磁现象。 现代生物电磁学在很多方面都已深入到细胞级甚至是分子级的研究水平。 生命的火花 生物电磁学的定义 生物电磁学的研究范围 外界电磁波(场)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各层次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生物电磁剂量容许暴露限值、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用于生物和医疗的辐射系统等。Bioelectromagnetics 生物体自身产生的电磁现象 主要包括电磁现象的产生机理,电磁信号的测量、处理和应用等。 Bioelectromagnetism 生物电磁现象 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的生理基础 心电 脑电 肌电 其它生物电 生物磁场现象 生物电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的火花” 。一旦生命活动停止,电现象也就消失了。 正常的生物电活动是生物和人体保持生命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若由于机体内部或外界原因造成生物电活动障碍,如神经中毒、心电传导阻滞等,会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生物电的主要基础是细胞膜内外有电位差,即膜电位。生物电现象是生物系统内一种普遍的共有现象。 生物电的测量 宏观测量,如脑电、心电和肌电等。 微观测量,利用微电极技术测量到单个细胞的电活动。 生物电的发现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生物体的电现象。 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记载了地中海电鳐有强烈的“震击”作用。 以后的资料陆续记载了非洲尼罗河内的电鲶和美洲的电鳗等都具有发电器官。 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的医生就曾用电鳗的放电来治疗痛风。 人类关于生物电现象的系统研究,就起源于伽伐尼与伏特的有益争论。 1678年荷兰生物学家斯威莫尔登用蛙的肌肉做实验,他把肌肉放在玻璃管内,用一根银丝和一根铜棒去触及肌肉,可引起肌肉的收缩活动。 从科学发展史可知,对生物体内电现象的深入研究,开始于意大利的医生、生理学家伽伐尼与同时代的物理学家伏特间的一场著名争论。 伏特和伽伐尼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的派别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以此验证自己论点的正确。 伏特采用一组铜板和一组锌板,中间用盐水浸过的呢绒隔开,由于不同金属与电解质相接触,产生了电动势,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电池——伏特电池,这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伽伐尼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舍去金属作为通路,他发现,在无金属参与的情况下,神经肌肉标本上的肌肉仍可发生收缩现象,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 生物电特性 蛋白质——构成成分氨基酸在水中离解成离子基团或电偶极子 DNA——碱基和磷酸酯存在离子基团和电偶极子 生物水——电偶极子 组织液——无机离子 K+ Na+ Ca2+ Cl- 等 体内电荷形式: 离子、离子基团、电偶极子 氨基酸靠肽键联结聚合成多肽链 原子中心不重合使肽键呈现极性 一、蛋白质和DNA的偶极矩 1、蛋白质的偶极矩 (电磁作用靶点) 带电原子的相互作用维持空间构型 二、生物水的电特性 水分子具有很强的偶极性;能与其它离子或生物大分子之间以氢键相联系,决定其构象和功能 平均寿命10-11 s 2、DNA的偶极矩 DNA由核苷酸分子构成,核苷酸两端的基团都是极化的,具有一定的电偶极矩。DNA中每一个碱基都具有一定的电偶极矩.是电磁作用的靶点 A-T 5.9D C-G 6.2D 磷酸头 (亲水性) 甘油酯尾 (疏水) 磷脂分子 ⑴ 细胞膜——脂双层 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人体任何细微的活动,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 ●生物电是以细胞为单位产生的。 细胞电活动基础(组织液中的带电离子) 细胞膜与生物电 生物电现象的生理基础 流动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呈液晶态;球形蛋白质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1972)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类、蛋白质及糖类,各类型膜的组成成分比例各不相同。 细胞膜通过控制细胞内的渗透浓度调节细胞体积 细胞膜是高度选择性的半透膜,氧、二氧化碳和水等分子可以轻易透过,而其它大分子和离子必须经蛋白质通道运输。 细胞溶液的等渗、低渗和高渗只取决于那些不能自由跨膜流动的微粒。而对于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微粒最终会达到平衡,即细胞内外的浓度相等。 哺乳动物细胞胞内外离子浓度   胞内(mmol/L) 胞外(mmol/L) 平衡电位(mV) Na+ 12 145 65 K+ 155 4 -95 Cl- 3.8 120 -90 其它阴离子 155 0 … 包括蛋白质、带电荷的氨基酸、硫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等。 细胞膜的选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