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第三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 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 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即“身心并重”,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 (一)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许多遗传病存在智力缺陷。 遗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期发育障碍和精神疾患,包括婴儿孤独症、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症等的 发生和发展均与遗传有关。 (一)生理因素 2、先天性非遗传因素(孕期状况) 孕妇的健康状况及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心理健康,包括孕妇患病、用药、营养、情绪、烟酒、放射线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可引起胎儿畸形、智力低下,胎儿身体、大脑发育迟缓,使幼儿期出现行为问题。 3、后天的脑损伤 (1)出生时的状况 婴儿出生时缺氧、损伤脑组织和早产、出生低体 重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意外伤害和疾病 如脑震荡、乙脑、流脑等均可影响幼儿的智力,诱 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 (一)生理因素 (一)生理因素 4、感觉统合失调 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是指儿童无法把从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以及方位、平衡觉器官前庭等处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致影响大脑对上述信息的认知和判断。 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2: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3:语言发育迟缓,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 4:害怕陌生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 5:方向感差,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 6:手眼协调差,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7:胆小敏感,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 原因: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城市儿童生活都市化,现代家庭小型化;家长过分看重“第二课堂”等。致使学龄儿童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这种封闭的生活自然会使孩子接受外界感觉信息刺激的机会减少,产生感觉统合的失调也就在所难免。 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 接受的信息不全面;幼儿从小缺少运动,孩 子缺少父母的爱抚。 矫正: 关键是让幼儿“动”起来,尽可能参加体育活动。 (二)心理因素 1、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无好坏之分。要采取更灵活的方法进行培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 2、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要,更要注重幼儿的高层次的需要----心理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情绪。 3、情绪:幼儿情绪正常,就会“身在福中要知福”,反之,就会有心理障碍。不良情绪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 4、自我意识:是个性组成的一部分,正确地认识自我, 是幼儿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 自我评价不能过低或过高。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 仍自我评价过高,就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 自卑、自傲、自满 自信、自爱、自尊、自主、自立、自觉、自律、自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家庭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摇篮。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的本身的素质修养及对子女的养育态度等,对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 ●养育态度一般可分为: 溺爱型:包办代替,百依百顺→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遇事紧张焦虑,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 专制型:体罚责骂,剥夺合理需要,绝对服从→ 自卑、胆怯、畏缩、固执对抗心理。 放任型:放任、不关心→ 自信心差,成就感低、冷漠。 民主型:公平、合作、民主、引导、鼓励、 支持→自信、独立、成就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强。 2.幼儿园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入集体生活环境。 (1)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