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复习绪论.pptx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2015 Fall 共85页 第2页 一、虚拟现实的基本含义 虚拟系统?虚拟技术? 什么是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 灵境技术 人工环境 1989年由美国J.Lanier (VPL)发明出来的一个词 初期的概念:表达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 二、虚拟现实系统的特征 虚拟现实与动画 有何区别? 具有3I特征: 沉浸感 Immersion 交互性 Interaction 想象力 Imagination 特点: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这种虚拟的环境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度空间,或是把其它现实环境编制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从而使得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 沉浸感又称为临场感、存在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 沉浸感( Immersion) 用户可以走进这个环境(用鼠标控制浏览方向)并操纵场景中的对象;场景中的图形渲染是“实时”的。这种“实时性” 导致了在虚拟场景中的人机“可交互性”。 动画不是实时且不可交互!!! 虚拟现实开辟了——人类交流的新领域 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 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 交互性(Interaction) 第二章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设备 赵三元 2015 Fall VR系统的功能: 创建虚拟世界 人与虚拟系统的交互 两种实现:沉浸式实现、非沉浸式实现 两种实现交互方式: 基于自然方式的人机交互 基于常规交互设备的人机交互 2.1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生成设备的主要功能: ? 视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建模与绘制) ? 听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声音生成与播放) ? 触觉与力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力的建模与反馈) ? 支持实时人机交互的功能(三维空间定位、碰撞检测、语音识别、人机实时对话。 演示 2、感知设备 功能: 将VR系统各类感知模型转变为人能接受的 多通道刺激信号的设备。 感知包括:视、听、触、嗅、味觉等多种通道。 视觉感知设备:立体宽视场图形显示器(沉浸式和非沉浸式 ); 沉浸式 头盔显示器(HMD) 封闭式、透视式 吊杆式(Boom) 洞穴式(CAVE) 四面、五面、六面 非沉浸式 桌面立体显示器 平面宽屏幕 墙式立体显示器 180度环状 响应式工作台 单屏幕RWB 双屏幕RWB 听觉感知设备:三维声音播放设备,有: 耳机式、双扬声器组和多扬声器组 三种。通常由专用声卡将单通道声源信号 触觉(力觉)感知设备:触觉(力觉)反馈装置。 触觉包含的感知内容:接触感、质感、纹理感、温度; 力感知设备要求:反馈力的大小和方向(较成熟)。 2、感知设备 3、跟踪设备(运动跟踪的演示---人体及运动) 功能:跟踪并监测位置和方位的设备。 用于基于自然方式的人机交互操作。 目前的先进设备有:动态记录人体运动的设备。用于体育、动画、游戏方面 4、基于自然方式的人机交互设备 数据手套、数据衣、眼球跟踪器、语音综合识别装置。 1、眼睛是如何观察目标的 人两眼距离约6-7cm,当观察一个特定目标时,两眼在目标处聚焦,看到不同的两个图像。两眼视线的夹角随着目标到眼之间的距离而变化。人眼和大脑根据左右眼图像的差别判定距离。两个图像的差别被称为“体视”。 因为人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略有不同的图像在脑中融合(重构),形成了一个周围世界的整体景象(计算),其中包括距离远近的信息。 体视反映了距离信息 2.2 立体显示原理 深度的信息 观察近物时,因为两只眼睛要看同一处,眼就要向内(向脸的中心线)转动。物体离脸越近,眼睛的转动就越多。因此,眼球转动的多少就提供了深度的信息。 眼睛为看清一个物体,要调节晶状体使得物体的图像能清晰地聚焦在眼底上,这种调节过程也能提供一些深度的线索。 大脑对距离和深度信息的解释使人对物体有立体的感觉 2、立体感觉 因为两幅图像存在体视,视网膜对这两幅不同的视图进行解释,大脑通过眼球运动、调整,感知到生理深度暗示,综合两幅图像的信息,并将其组合成一个立体景象。从而产生立体感。这就是双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 3、深度(距离)线索的获得 大脑从四个方面获得深度(距离)线索: 静态图像中的深度线索; 运动造成的深度线索; 生理上的深度线索(眼球转动次数多少(多-近) 立体线索。 静态图像中的深度线索 五个方面:明暗、重叠、尺寸、角度、纹理。(测试视网膜的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