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现代生物处理技术
一、有害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生态学基础
二、氯代烃类降解
三、农药降解
四、石油污染物治理
一、有害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生态学基础
1.微生物种群的协同作用
在对有害化合物降解的研究中,逐渐发现混合培养比纯培养具有潜在的优势。
在将有害有机物彻底矿化为CO2(好氧条件下)或CO2、CH4、H2S、N2(厌氧条件下)时,混合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2、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学地位
依据不同的代谢作用,可以将微生物群落分为7种:
①提供特殊营养物;
②去除生长抑制产物;
③改善单个微生物的基本生长参数(条件);
④对底物协调利用;
⑤共代谢;
⑥氢(电子)转移;
⑦提供一种以上初级底物利用者。
二、卤代烃类降解
1.卤代有机物在好氧混合培养条件下的生物降解
(1)卤代芳烃
卤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是指其芳香环开裂形成中间代谢物及其有机卤素的矿化。生物降解的唯一重要限速步骤是卤素取代基从有机化合物中的脱除,它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发生:
?在降解的初期通过还原、水解或氧化分解去除机理消除卤素; ?生成非芳香结构产物后通过自发水解脱卤或β-氧化消去卤化氢。
?先脱卤后开环
图6-5-1 3-和4-氯苯甲酸的水解脱氯
?先开环后脱卤
图6-5-2 开环后脱卤素
(2)卤代脂肪烃
卤代脂肪烃的氧化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利用烷烃的细菌通过加氧酶将分子氧引入到有机分子中。
?一些能以卤代脂肪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以这类化合物为初始底物代谢。
图6-5-3 氯代烷烃的微生物降解
2.卤代有机物在厌氧混合培养条件下 的生物降解
(1)卤代芳烃
?氯代苯甲酸
?氯酚类
?氯苯类
图6-5-4 五氯酚(PCP)厌氧混合培养条件下脱氯与
降解的假设途径
(2)卤代脂肪烃
起始步骤是还原脱卤。与卤代芳香族化合物不同,卤代脂肪族化合物在还原过程中可以失去一个或两个以上卤原子,失去两个卤原子的机理包括与双键相邻的两个卤原子的脱除。
三、农药降解
1.农药分子结构与微生物降解的关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大量化学合成农药广泛使用的基础之上。
各种化学农药的共同特性是:
?有毒性;
?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与足够长的有效期;
?不易溶于水,具有脂溶性。
进入环境中的农药有些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如有机磷农药。有些则是难以生物降解的,如有机氯农药。环境因子,如土壤的pH、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粘度及气候等均影响农药的降解。
1.农药分子结构与微生物降解的关系
图6-5- 5 2,4-D、 2,4,5-T苯胺灵、毒草胺的分子结构
表1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酚完全降解所需的时间
① :八周后仍存在
2.农药浓度与微生物降解的关系
农药的种类不同对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农药的浓度同样影响其生物降解。有些农药在低浓度范围时对微生物是无毒害的,甚至可以刺激某一类微生物的生长。但在高浓度时,一般均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3.降解农药的活性微生物
在已分离到的降解不同农药的微生物中,大多数含有降解性质粒。
目前,除了从土壤中分离高效活性降解菌外,研究热点开始集中在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选育遗传工程菌株方面。
四、石油污染物治理
1.生物降解
(1)石油组分的生物降解
?烷烃
?芳香烃
图6-5-6 烷烃好氧代谢途径
图6-5-7 环烷烃降解途径
图6-5-8 芳香烃化合物好氧代谢途径
(2)环境因素对烃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碳氢化合物种类
?烃类化合物的溶解度
?不同微生物种群对原油的降解能力不同
?温度及压力
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压力加大分解速率减慢
?溶解氧
烃类化合物的降解主要在好氧条件下完成
?营养盐
添加氮、磷等营养物质一般可以促进石油的生物降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