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说公元前202年, 楚霸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项羽逃到乌江边,刘邦心生一计,派张良用蜜糖写下“霸王自刎于乌江”,很多蚂蚁就聚集爬在蜜糖上。项羽逃到乌江边,看到蚂蚁都排成字要他死,于是就拔剑自刎,死在乌江边。
蚂蚁为什么会成群结队爬在蜜糖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
学习目标: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
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
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学习重点:
1、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学习难点:
“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2、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
预习提纲
你认真观察过蚂蚁吗?它们和蜜蜂、白蚁一样,都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像蚂蚁这样营群体生活的还有猴、狒狒、鹿等。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概念:
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往往有组织;不同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彼此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如蚂蚁
一. 社会行为的特征
2. 具有社会性行为的动物
(1)白蚁
白蚁群体成员有组织和明显的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蚁后(也称后蚁,是雌蚁):
工蚁:
兵蚁:
蚁王(是雄蚁):
产卵
交配
保护蚁穴
筑巢,喂养其它蚁
首领
雌狒狒
雄狒狒
幼年狒狒
(2)狒狒
狒狒的群体生活
1、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是首领
2、有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
3、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4、首领的职责: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3)蜜蜂
(4)其他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黑猩猩、猕猴、白头叶猴、金丝猴、长尾猴、斑鬣狗、狮子、鹿、大象、鲸…
3.社会行为的特征
形成一定的组织
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还形成等级
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4.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
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少则几十只,多则几千至几万只,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动物之间常常进行“通讯”行为。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如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就是蜜蜂的“语言”。又如蜂王能分泌一种物质与工蜂联系,可以抑制工蜂生殖腺的成熟和新工蜂的产生,以维持整个蜂群的组织,可以说,蜂王所分泌的物质,也起到了“语言”的作用。
蜜蜂的通讯
头朝上:蜜源在太阳方向
—— 8 字 舞
蜂房、蜜源和太阳三点定位
头朝地:蜜源在背太阳方向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 探 究: 蚂蚁的通讯
蚂蚁(侦察蚁)发现食物
疑问:
蚂蚁不会发声,靠什么传递信息?
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
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吗?
作出假设:
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
【 实 验一 】
侦察蚁可能在纸片上留下什么标记?
—— 可见的?可嗅的?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 实 验二 】
A
B
C
1.实验过一段时间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