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古诗两首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772—846),唐代诗人,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代诗歌的创作与繁荣,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曾写过《新题乐府》二十首,可惜今已失传。李绅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pán lì jiē 盘 粒 皆 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 锄禾:种水稻的时候; 日:太阳; 当:当着; 午:中午。 当午:正中午的时候。 汗滴禾下土 汗滴禾下土。 汗滴:汗水滴下来; 禾:水稻、粮食; 禾下土:水稻下面的泥土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农民们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在田里干活,汗水从身上直流下来,滴进了禾苗下面的泥土里。 谁知盘中餐 谁知盘中餐, 知:知道; 盘:盘子、碗; 盘中餐:盘子里的食物。 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粒粒:每一粒; 皆:都,都是; 辛苦:辛苦得到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谁知道,我们盘子里吃的大米和食物,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朋友们,看到老爷爷这么辛苦,你们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你能把这首诗的内容表演出来吗? (如:“锄禾”可作劳作状;“汗滴”可为擦汗状,表示流了很多汗等。) hé wǔ xīn 禾 午 辛 (禾苗) (中午) (辛劳) kǔ 苦 (刻苦) 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mǐn nóng 悯 农 zhòng sù 春 种 / 一粒粟, shōu wàn zǐ 秋 收 / 万 颗子。 xián 四海 / 无 闲 田。 fū yóu 农夫 / 犹 饿死。 mǐn 悯 zhòng sù zǐ 种 粟 子 yóu 犹 粟:小米,种子。 春种一粒粟,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粟 zhòng 种: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秋收万颗子。 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子 收:收获 “春——秋” “种——收” “一粒粟——万颗子” 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春——秋” “种——收” “一粒粟——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pǔ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 diū qì 无闲田:没有丢 弃不种的田地。 四海无闲田, 天底下没有丢弃不种的土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犹:还是。 农夫犹饿死。 可是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天底下没有丢弃不种的土地,可是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春 生 夏 长, cáng 秋 收 冬 藏。 jīng gēng xì zuò 精 耕 细 作, cāng xiāng 千 仓 万 箱。 读一读 儿 歌 pèng pèng 大米饭,喷 喷 香,农民伯伯种的粮。 chā yāng 春天育苗又 插 秧,夏天还要地里忙。 zhù yì luàn sǎ 我们吃饭要 注 意,不要 乱 洒米和汤。 读一读 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nóng wàn shōu 农 收 万 (农民) (收成) (万一) fū xián 闲 夫 (空闲) (大夫)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