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藏象)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概 要 一、概念 1.藏象: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内脏 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 2 .藏象学说:研究人体各个脏俯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3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是藏象学说内容的 主要部分。 脏腑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 (二)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反复的医疗实践活动。 脏腑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一脏与一腑形成表里关系。 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 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表里两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如:肺主 肃降,大肠向下传化糟粕(体内代谢废物); 肝的余气产生胆汁,胆贮藏胆汁,并在肝主疏 泄功能帮助下,排泄胆汁等。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火下移小 肠等。 脏腑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 五脏与形体官窍结成一个整体。 如: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 于目;脾在体合肌,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肾 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脏腑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3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在 《内经》中已有记载。但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并 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进行分类并分属于五 脏。 如: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魂: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魄:人与生俱来的某些 本能反应;意:人的记忆力和思维活动;志:记忆, 动机,决心,技巧。) 脏腑学说的特点: 所以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 古代解剖知识,但在其发展上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 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大大超过了 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 论体系。因此,藏象学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腑 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 病理含义中却完全不同。 中医学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现代解剖生理 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 器的生理功能亦可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 功能中。如:肺,在中医学中不但有呼吸功能,且还与 水液代谢有关。脾胃(中)——消化系统(西)。 脏腑学说的内容 (一)脏腑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 (二)功能特点: 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是既不同于五脏,又不同于六腑的 一类组织器官。 脏腑学说的内容 (三)奇恒之腑有别于脏、腑: 1.脑,髓,骨,脉四个组织器官不与脏腑为表 里。 2.胆虽与肝相表里,但其功能是贮藏,排泄胆 汁,不同于他腑之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 3.女子胞功能有纳有出,纳入的是精气,化出 的是精气所化之形体,与其他腑的受纳水谷,排泄糟粕不同。 脏腑学说的内容 五脏——“满而不实” 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 须流通布散全身而不应呆实阻滞。 六腑——“实而不满” 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 传导变化,而保持虚实更替不塞满的状态。 奇恒之腑——“藏而不泻”。(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 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且有类似脏的藏精气 的作用。所以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脏腑学说的内容简图 第二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心) 生理 功能 含义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 ? 心 主 血 脉 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功能。 ? ? ? ? 1.血液的正常运行基本条件: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 2.维持心脏自身功能:心脏搏动正常,保持正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 3.对全身的作用:血液流注全身,发挥营养滋润作用。全身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润泽,脉缓和有力。 1.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慌,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