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
第七章 糖代谢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组
上海市精品课程
第七章 糖代谢
糖的消化、吸收、运输、贮存
糖的合成代谢
利用代谢调节生产发酵产品
糖的分解代谢
7.1 绪论
糖类为生物体基本营养物质
1. 一切生物都有使糖类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水,放出能量的共同的代谢的化学途径
2. 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转化或合成其他化合物
(提供碳源和碳链骨架),以构成组织细胞
能源和碳源
1. 物质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2. 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
利用什么样的物质(有机物或无机含碳化合物)作为能源和碳源
7.2 糖的消化、吸收、运输和贮存
糖类的消化
淀粉在口腔和小肠内转变为葡萄糖
双糖的水解——肠粘膜消化
纤维素的水解
糖类的吸收
1. 主动转运 2.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小肠中葡萄糖
吸收示意图
被动转运
载体蛋白运转方向:高糖浓度→低糖浓度
不需耗能
7.2 糖的消化、吸收、运输和贮存
糖类的运输和血糖
1. 运输 2.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糖类的贮存
1. 糖原 2. 脂肪
7.3 糖的分解代谢
三羧酸循环
磷酸己糖旁路
糖的无氧酵解
糖类物质是人类、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在生活及活动过程中的主要能源和碳源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以及磷酸己糖旁路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分解代谢途径
糖原的分解
糖酵解途径发现历史
187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 Pasteur)就发现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生成乙醇的现象
1897年德国的巴克纳兄弟(Hans Buchner和Edward Buchner)发现发酵作用可以在不含细胞的酵母抽提液中进行
1905年哈登(Arthur Harden)和扬(William Young)实验中证明了无机磷酸的作用
1940年前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恩伯顿(Gustar Embden)和迈耶霍夫(Otto Meyerhof)等人的努力完全阐明了糖酵解的整个途径,揭示了生物化学的普遍性。因此糖酵解途径又称Embden-Meyerhof Pathway (简称EMP)
糖酵解途径实验依据(1)
酵母抽提液的发酵速度比完整酵母慢,且逐渐缓慢直至停顿
如果加入无机磷酸盐,可以恢复发酵速度,但不久又会再次缓慢,同时加入的磷酸盐浓度逐渐下降
上述现象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磷酸,可能磷酸与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生成了糖磷酸酯。完整细胞可通过ATP水解提供磷酸
糖酵解途径实验依据(2)
碘乙酸对酵母生长有抑制作用
将葡萄糖、酵母抽提液及碘乙酸一起保温,可以分离出少量的磷酸丙糖(主要是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的平衡混合物)
因此推断磷酸己糖可能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而碘乙酸对三碳糖进一步分解的酶有抑制作用
糖酵解途径实验依据(3)
氟化钠对酵母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将1,6-二磷酸果糖或磷酸丙糖、酵母抽提液以及氟化钠一起保温有磷酸甘油酸积累(3-和2-磷酸甘油酸的平衡混合物)
由此推断3-磷酸甘油酸是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产物,2-磷酸甘油酸又是前者变位后的产物,氟化钠对2-磷酸甘油酸进一步反应的酶有抑制作用
糖酵解途径实验依据(4)
将酵母液透析后就会失去发酵能力
将酵母液加热到50℃也会失去发酵能力
将经过透析失活的酵母液混合在一起后又恢复发酵能力
由此推断发酵需要两类物质:一是热不稳定的,不可透析的组分即酶;二是热稳定的可透析的组分,如辅酶、ATP、金属离子等
糖酵解——糖的共同分解途径
酵解(Glycolysis)
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反应序列
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的前奏
场所:细胞质中 氧气:不需要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1)Phophorylation of Glucose
糖酵解途径(2)Conversion of Glucose 6-Phosphate to Fructose 6-Phosphate
糖酵解途径(3)Phosphorylation of Fructose 6-Phosphate to Fructose 1,6-Bisphosphate
糖酵解途径(4)Cleavage of Fructose 1,6-Biophosphateand Interconversion of the Triose Phosphates
糖酵解途径(5)Oxidation of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to 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