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摄像构图
第一节 摄像构图特点
第二节 摄像构图的一般美学原则
第三节 摄像构图中的景物关系
第四节 摄像构图的方法与规律
第五节 摄像构图的轴线规律
摄像构图:运用摄像机反映一定内容、表达一定效果时安排组织镜头画面的操作活动。一般要根据拍摄内容并结合光线、影调、线条、色彩、角度、运动、镜头特性等多方面造型因素去考虑画面的布置和主体的安排。
第一节 摄像构图的特点
一、运动性
二、整体性
三、限定性(1、画幅的限定;2、时间的限定)
四、角度多变性
五、构图一次性
第二节 摄像构图的一般美学原则
一、对称 摄像景物在大小、形状、排列等方面具有相同、相似重复的特点。
对称在形式上具有一个中心点或是中心线并以此取得结构上的重复
对称从排列上可分为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从形状上可分为完全对称和相似对称
对称具有形式上的装饰美感,具体景物结合相应的内容,可以表达安宁、平稳、庄重、肃穆以及保守、死板、沉重、呆板等多种含义。
二、均衡
均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常态,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关系在构图方面成为一种可以遵循的原则,
对称是一种特殊的均衡,但均衡不象对称,它在取得平衡时,不是依靠重复,而是依靠人们的一种心理经验,因而它避免了单调和呆板,具有了灵活和活泼的形式特点
三、对比
摄像画面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质与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
对比的事物之间往往具有好与坏、大与小、多与少、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动与静等不同特性
同时对比:将性质特点不同的事物放在一个镜头中进行对比
相继对比:将性质特点不同的事物放在相邻的镜头中进行对比
四、和谐 画面中景物在线条、影调、形状上具有某种一致的倾向或趋势
五、对立统一 统一无变化为和谐,有变化不统一为凌乱,对立统一即为变化中求得一致性。
六、呼应 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使彼此联系的事物在表现上互相照应
具体表现为:
1、单个镜头中各个元素的照应
2、相连镜头的照应
3、段落镜头的照应
七、集中 根据景物的空间定向、趋势、以及人物的视向、动态、表情或景物的明暗、线条结构、色彩关系等,使画面形成一个主次分明、有机结合的整体。
“万绿丛中一点红”是集中的一种形象概括
八、不规则不和谐
不规则不和谐作为一种美学原则,是针对传统美学原则而言,以牺牲或放弃传统形式,追求内容的一种真实、自然的表达为特点
第三节 摄像画面中的景物关系
任何一个摄像画面,总要拍摄一定的事物,借以传递一定的信息。进入画面的事物有时可能很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根据事物在画面中所起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主体、陪体、前景和背景。
主体 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主体的作用:
表达内容。没有主体就没有中心,就等于没有内容。
结构画面。主体是画面存在的依据,也是构图依据。
突出主体的方法
1、利用位置突出主体
2、利用面积突出主体
3、利用光线突出主体
4、利用色调突出主体
5、利用焦点突出主体
6、利用集中突出主体
7、利用运动突出主体
8、利用镜头长度突出主体
陪体 画面中与主体有紧密联系、构成特定关系、辅助主体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景物。
陪体的处理方法:直接处理和间接处理
直接处理:陪体直接出现在画面当中。这种处理方法要求陪体要与主体有所区别,形成比较明显的主次关系。
具体处理方法:1、位置没有主体重要;2、形象没有主体完整;3、色彩没有主体醒目;4、角度没有主体突出。
间接处理:陪体形象处理在画面之外。通过人物声音、视线、动作等表明陪体的存在。
前景 摄像机与主体之间并与主体无直接关系的景物
前景的作用
1、增强画面纵深空间感
2、帮助构图趋于完美
3、帮助突出画面主体
4、增强画面真实自然效果
5、表现地域季节特征
6、增强运动节律
7、含蓄表达主体
8、表达附加含义
王曙《 春 静悄悄的》
邵家业《云笼奇峰》
背景 主体背后与主体无直接关系的景物
一个画面可以不用处理前景,但却不能不处理背景
处理背景的两种方法
强化:强调背景的实物特性。(想方设法表现之)
弱化:削弱主体的实物特性。(想方设法埋没之)
处理背景需要注意的问题:
1、背景的典型性(有关还是无关)
2、背景与主体的差别(明暗、冷暖、动静、虚实等)
背景的功能与作用:
1、交待主体所处的环境。
2、体现地域特征和季节时令。
3、形成某种氛围情调意境
4、体现空间纵深感
5、形成一种节奏韵律
6、突出主体形象
7、帮助主体构图
8、表达附加含义
9、增添一种情趣
巴黎竖起千年轮
竞走选手头上的小旗
第四节 构图方法与规律
一、中心构图法
景物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