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种子类2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茴香 来源: 伞形科植物茴香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双悬果,呈细椭圆形。 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 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小茴香横切面的显微鉴别 外果皮 种皮 内果皮 中果皮 胚乳 胚 鉴别要点一: 油管 鉴别要点二: 维管束 鉴别要点三: 木化网纹细胞 鉴别要点四: 内果皮细胞 小茴香横切面鉴别要点: 1、中果皮: 椭圆形的油管(6个)、 维管束柱 大型的木化网纹细胞 2、内果皮细胞长短不一:呈镶嵌状 3、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小茴香粉末: 1、镶嵌状细胞 2、网纹细胞 3、油管碎片 4、内胚乳细胞 (糊粉粒) 鉴 别 要 点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油中含茴香醚(反式茴香脑)、α- 茴香酮 等 1.莳萝 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背棱稍起, 侧棱延展成翅 混淆品: 2.葛缕子 细圆柱形,微弯曲,背面纵棱5条棱线色浅 混淆品: 3.孜然芹 果体较小,双悬果体或分果体较纵直而不弯曲 疏被绒毛 混淆品: 山茱萸 来源: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干燥成熟果肉。 产地: 浙江临安、淳安,河南、安徽。 “杭萸肉”、“淳萸肉” 炮制: 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酒萸肉:净山萸肉黄酒拌匀,放罐内,封严,放在加水的锅中,蒸至酒被吸尽,取出晾干。 蒸山萸:将山萸肉放罐内或笼屉等容器封严,放在加水的锅中,蒸至外面呈黑色时,取出晾干。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的片状或扁筒状,果皮常破裂或皱缩;新鲜时紫红色,贮久渐变紫黑色。 质柔润不易碎,内面色较浅。 无臭,味酸涩而微苦。 粉末显微 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 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 草酸钙簇晶。 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 。 马钱子 来源: 马钱科植物马钱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 。 马钱子 性状: 呈纽扣状,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 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密生匐伏的银灰色绢丝状毛茸,辐射状。 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边缘有珠孔,种脐和珠孔间有一条隆起线。 质坚,肥厚胚乳;子叶菲薄,心形。 味极苦。(口尝宜慎) 云南马钱: 显微鉴别: 马钱 云南马钱 化学成分: 含吲哚类生物碱, 总碱含量3%~5%, 其中番木鳖碱(士的宁, strychnine)为主要活性成分, 其次为马钱子碱(brucine), 尚含多种微量生物碱。 枸杞子 来源: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宁夏、新疆、陕西。宁夏的中宁和中卫县。 枸杞 性状鉴别 呈纺锤形或椭圆形。 鲜红色或暗红色,陈久者紫红色,具不规则皱纹,有光泽; 果柄痕、小凸块状花柱痕迹。 质柔软而滋润,内有种子多数,黄色,扁平似肾脏形。 气微,味甜,微酸苦;嚼之唾液呈红黄色 以粒大、肉厚、籽小、色红、质柔、味甜者为佳。 【化学成分】 果实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C,硫胺素、抗坏血酸、玉蜀黍黄素等。还含有酸浆红素、牛磺酸、枸杞多糖等。 1.枸杞(中华枸杞) 习称“土枸杞子”略瘦小,具不规则皱纹,暗淡无光泽,种子多。 混淆品: 2.甘枸杞 主产于甘肃、新疆。 粒小,长不足1cm,表面暗红色,无光泽。质略柔软。 味甘而酸 混淆品: 黑果枸杞: 瓜蒌 槟榔 【来源】 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主产于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印尼、印度、菲律宾等国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水煮后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炮制 去杂质,清水浸泡,泡透,捞起,切片,晾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性状鉴别 扁圆球形,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具网状浅沟纹;常附着灰白色内果皮碎片, 基底中央有一凹陷种孔,旁边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疤痕(种脐 质坚硬,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显微鉴别】 种皮外层石细胞。 种皮内层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 外胚乳狭窄,含黑棕色物。 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 内胚乳细胞类白色,多角形。 【化学成分】 含多种与鞣质结合的生物碱,总生物碱的含量0.3%-0.7%。主要为槟榔碱、次槟榔碱等。 槟榔理化鉴别: 取槟榔粉末0.5g,加水3~4ml,加5%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