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医诊断学5-7节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医 诊 断 学 主讲:张云清 第五单元 问 诊 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主诉的意义:   主诉通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是调查、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重要线索。   确切的主诉常可作为某系统疾病的诊断向导,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等情况。 十问歌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中,将问诊归纳为十问,便于临床应用。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      恶寒发热(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   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主伤风表证。(恶风——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较恶寒为轻。)      但寒不热   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但热不寒   1.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2.潮热   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为湿热内盛。   骨蒸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热亢盛,虚热内生之故。   淤血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可兼见肌肤甲错,舌有瘀点瘀斑者,属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3.微热   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血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1.寒热往来无定时   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   2.寒热往来有定时   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的症状,兼见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   例题:   1.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   A.疟疾   B.湿温病   C.外感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阳明病   2.日晡热甚,腹满便秘,属于( )   A.阴虚潮热   B.阳明潮热   C.湿温潮热   D.气虚发热   E.阳明经热 3.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者,属于( )   A.阴虚内热   B.骨蒸劳热   C.湿温潮热   D.阳明潮热   E.气虚发热   A.畏寒    B.恶寒    C.寒战     D.壮热     E.潮热   (1)阳虚证可见( )   (2)阴虚证可见( )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发热恶寒   E.身热不扬   (1)胃肠燥热内结见( )   (2)机体阳气不足见( ) A.午后低热,五心烦热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晡热甚,大便干结   D.高热大汗, 渴喜冷饮   E.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1)湿温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   (2)阴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    问汗      特殊汗出   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   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   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亡阴或亡阳。   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为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局部汗出   1.头汗   头汗指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的症状。可因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蕴结;元气将脱、虚阳上越;进食辛辣、热汤、饮酒,热蒸于头等导致。   2.半身汗   半身汗指病人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的部位,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属于邪阻经络、营卫不通导致。   3.手足心汗   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汗出最多,可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例题:   1.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 )   A.盗汗   B.自汗   C.大汗   D.战汗   E.冷汗 2.见于邪正剧争,可提示疾病好转或恶化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