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振铎 第一课时 浅层阅读 1.作家作品。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重点词语解释 4.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语文积累 官仓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病 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第二课时 深层阅读 1.文本探究。 (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3)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4)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5)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到一个怎样的郑振铎? 他是一个善良、正直、热忱的人;是一个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改正错误的人,有着像鲁迅一样的自我剖析的精神,勇于把自己的疮疤揭开给人看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 (6)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7)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2.语言赏析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1)第一只猫是“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 (2)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3)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 (4)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猫的轻捷活泼。 3.写法探究。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3)鲜明的对比。 (4)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语文积累 误会的名言 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 你伤害过谁,也许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 你信任别人,别人才对你忠实,以伟人的风度待别人,别人才表现出伟人的风度。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 猫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文:语言之妙 结构之巧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郑振铎 污涩( ) 红绫( ) 诅咒(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怂恿(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