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出卖客户信息资料的风险提示.docVIP

银行员工出卖客户信息资料的风险提示.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行员工出卖客户信息资料的风险提示

银行员工出卖客户信息资料的风险提示 2012年3月15日,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就曾向作案人出售 ?? 个人信息300多份;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曹晓军,通过中介向作案人提供了多达2318份个人信息,他是通过工行跟银行接口的征信查询系统查询到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向朱凯华出售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卡信息的,还有中国农业银行无锡荣龙支行员工董某、中国工商银行福州鼓楼支行员工陈某。   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卡信息,本属该被严格保密的个人信息,在这些银行工作人员手中,却被以一份十元到几十元的低廉价格,大肆兜售。这样的隐患让人担忧:这一份份详尽的个人信息,又会给多少心怀叵测的人留下可乘之机。[1] 编辑本段案发   2011年2月下旬起,上海警方连续接到几十起报案,涉及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被盗金额最高的达到233万多元。警方发现,作案人极其狡猾,在通过网银进入受害人的账户后,并不是直接将钱划走,而是利用目前银行对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费缴费不提供短信通知服务这一点,先给账户开通公共事业费缴费功能,之后通过淘宝网店,使用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以低折扣代缴电话费、水电费等方式转手套现,而受害人毫无察觉。要完成这些操作,除了银行卡号,必须要有账号密码。   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在江西南昌将犯罪嫌疑人朱凯华抓获。据朱凯华交代,在网上联络寻找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贩子,以每份几十到一百元的价格,从这些人手上购买目标车主的个人银行卡信息和个人征信报告。朱凯华得到的信息包括:车主在各家银行的银行卡卡号和账户余额。而个人征信报告中包含了更为详尽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配偶和子女的职业、生日等等,正是借助这些信息,朱凯华筛选编排出最有可能的六位数密码。之后,朱凯华逐个登录网银,用编制的密码尝试进入受害人账户。他交待,成功的机率能达到20%左右。   朱凯华共购买了3000多份车主的银行卡信息和个人征信报告,到被抓获时,共造成受害人损失300多万元。 编辑本段内鬼   胡斌,网名“夜光杯”,真实身份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向朱凯华出售个人银行信息300多份。胡斌通过中间人拿到朱凯华要求查询的名单后,通过银行内部系统查询这些客户的银行卡信息及个人征信报告。他交待,自己在上班的电脑上查好后打印出来,扫描好后发给客户。   曹晓军,网名“四一人生”,真实身份中国工商银行武汉黄陂支行客户经理。仅他一人,通过中介向朱凯华出售个人征信报告多达2318份。   向朱凯华出售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卡信息的,还有中国农业银行无锡荣龙支行员工董某、中国工商银行福州鼓楼支行员工陈某。 编辑本段回应   3月16日凌晨,招商银行官方微博就此表示:“招商银行对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内容非常重视,特向 ?? 所有关心、支持招行的客户、朋友表示深深歉意!招商银行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客户信息及用卡安全,对个别员工的违法违规问题绝不姑息!此前,我行已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感谢媒体及广大客户朋友对我们的监督!”[2] 编辑本段律师说法 某律师事务所孙律师认为,客户与银行间是储蓄合同关系,在这一关系中,银行的义务之一就是为储户个人信息保密,即使在双方合同条款中没有约定,这个义务也属于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就这点而言,客户账户信息从银行渠道泄密,银行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再从犯罪嫌疑人角度来看,胡某属于银行工作人员职务性行为,作为银行,面对第三人损失,不能免责,应当承担责任在先,然后再对内追究个人责任。[3]银行员工售卖客户信息利益链被曝光 来源:《证券时报》 2011年08月24日05:08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   上海司法机关日前查获了一起关于买卖银行客户信息案件,涉案人员共达19人。其中,出售资料的源头来自工行、农行、某城商行下属支行的四位员工。目前,这三家银行的四位涉案员工已有两名被检查机关批捕,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工商银行4.21-0.02-0.47% 另两名因情节较轻未予批捕。批捕罪名包括涉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和涉嫌出售公民信息罪。据了解,涉案人员累计出售银行客户征信记录、信用卡资料超过2500条。   卡内资金神秘被盗   在看不见的角落里,一个令人吃惊的、高效的买卖活动正在进行。不过,被买卖的对象却毫不知情。   陈佳是这场买卖活动中众多受害人之一。今年2月,她在一家城商行上海分行查询其卡内资金,发现密码不对后,银行柜面工作人员告知卡内资金并没有减少,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