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摩推拿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师引按跷者,亦以中央出也。” 我国最早的按摩推拿专著是《黄帝歧伯按摩士卷》(现已佚) 膏摩的最早记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匆令九窍闭塞。 《针灸大成》卷十中载有四明陈氏所著的《小儿按摩经》,这是现存最早的按摩推拿专著;在明朝出现了推拿一词 《医宗金鉴》中将伤科手法进行总结与分类,称之为伤科八法:即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解放前按摩推拿学在民间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正骨推拿流派、点穴推拿流派、一指禅推拿流派、法推拿流派、内功推拿流派(平推法推拿流派)、脏腑经络按摩流派、儿科推拿流派、经穴推拿流派等。 按摩推拿学古代称按摩、按跷、乔摩、案杌、跷摩、推拿。其出处在: 式定名为“按摩推拿学”,其代码为360·1051。 一、按摩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1、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2、改变系统内能 3、调节信息 二、按摩推拿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 1、舒筋通络 2、理筋整复 3、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影响按摩推拿疗效的因素 一、手法的性质 二、手法的刺激量 三、治疗部位的特异性 在有以下情况时应慎用或禁用按摩推拿治疗: 1、有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的患者。 2、在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较重的部位。 3、有出血倾向者。 4、孕妇及经期妇女的腰骶部和小腹部。 5、醉酒及精神失常等与医生不合作者。 6、有严重心肺等疾患者。 7、皮肤破损处。 8、传染病患者。 手法的概念 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手法的基本要求 1、持久 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 2、有力 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3、均匀 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 4、柔和 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5、深透 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的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 6、渗透 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擦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 手法操作时形体的基本要求 1、体松 身体放松,精神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2、体正 身体正直 手法操作时呼吸的基本要求 “静、缓、深、匀”“静”是指呼吸要静,呼吸的动作不宜过大;“缓”是指呼吸要慢,不宜太快;“深”是指呼吸要深沉,气达丹田,“匀”是指呼吸要均匀。 手法操作时用力的基本原则 1、近带远端 2、刚柔相济 3、整体用力 一、按手法的主要作用分类 (1)放松类手法 即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放松止痛、活血祛 瘀、消除肿胀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一指禅推法、 法、揉法、缠法、拿法、拨法、牵拉法、搓法、击法、弹法、梳头号栉发、摩掌熨目、踩跷法。 (2)温通类手法 即具有温通经络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摩法、擦法、推法、捋法、抹法、扫散法、点法、捏法、捻法、掐法、振法、拍法、推桥弓、鸣天鼓、刮法。 (3)助动类手法 即具有疏通狭窄、分解粘连、骨利关节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摇法、背法、抖法、屈伸法。 (4)整复类手法 即具有整复错位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按法、拨伸法、扳法。 按手法操作时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1)摆动类手法 即具有摆动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一指禅推法、 法、揉法、缠法。 (2)摩擦类手法 即具有摩擦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刮法、摩掌熨目、扫散法、推桥弓、梳头栉发。 (3)挤压类手法 即具有挤压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按法、点法、拿法、捏法、捻法、掐法、拨法、捋法、踩跷法。 (4)叩击类手法 即具有叩击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击法、拍法、弹法、鸣天鼓。 (5)振动类手法 即具有振动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振法、抖法。 (6)运动关节类手法 即可以使关节产生运动的手法。常用的有摇法、背法、拔伸法、扳法、屈伸法、牵拉法。 一指禅推法 (1)指端一指禅推法 (2)偏峰一指禅推法 (3)罗纹面一指祥推法 (4)跪推法 (5)蝶推法 动作要领 (1)沉肩 即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 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 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 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5)指实 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慢移 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 作用及应用 本法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是放松肌肉的有效手法。 本法产生的力应作用于肌肉层 特点 本法是一个刚柔相济的手法,以刚为主。 注意事项 要注意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要协调一致;应注意拇指在治疗部位上要相对固定。 本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